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LPR下调后房贷利率区域分化明显 北京等地多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3.05%

2025-05-22 23:2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妍

    近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后,不同城市房贷利率呈现差异化调整策略。

    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多家银行率先响应,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降至3.05%;而苏州、南京、广州等城市则通过灵活调控加点幅度,将首套房贷款利率稳定在3%水平。与此同时,新增房贷与存量房贷利率如何跟进调整,成为购房者与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呈现分化演变态势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品种LPR均较前值下调10个基点。

    伴随市场动态调整,各地首套房贷款利率呈现出分化演变态势。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银行率先响应。记者从北京多家银行个贷部门获悉,目前房贷利率已完成新一轮下调:新发放的首套房贷款执行3.05%的利率标准;二套房方面,五环内商贷利率调整为3.45%,五环外商贷利率则降至3.25%。上海多家银行也将首套房贷款利率统一调整为3.05%,主城区二套房贷款利率调至3.45%,临港、嘉定等区域二套房贷款利率则为3.25%。

    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直接跟随LPR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广州、苏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此前首套房贷款利率已达3%,在本次LPR下调后,通过调整加点幅度维持3%的利率底线。以广州地区为例,在LPR下调前,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LPR-60个基点,即3%;LPR下调后,银行将加点幅度调整为LPR-50个基点,实际利率仍为3%,维持不变。

    据悉,LPR下降并不直接意味着新增房贷利率一定下降,房贷实际利率是由LPR与加点组成,加点由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等因素确定,不同银行、不同地区的加点情况有所差异,这就导致了新增房贷利率在不同城市的表现不尽相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部分地区对房贷利率加点进行策略性调整,核心目标在于维持房贷实际利率在3%以上的合理区间。那些积极调降房贷利率加点的城市,普遍呈现出楼市活跃度回暖态势。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地房贷市场格局的转变,银行在房贷业务中掌握更多定价主动权。从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市场环境动态演变,上述城市的银行有望循序渐进地下调房贷利率,进一步激发住房消费潜力。

    新旧房贷利率调整路径引关注

    此次LPR调整不仅牵动着新增房贷客户,也引发存量房贷客户对利率下降的期待。据了解,新增房贷将直接以最新LPR为基准定价,最快于次日执行;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则需遵循贷款合同约定的“重定价日”(借款人与银行约定利率调整的日期)规则。

    某国有大行个贷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与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重定价日”紧密相关。如果借款人的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且重定价周期为1年,那么即使LPR在5月份下调,房贷利率也不会立即改变,需等到下一个重定价日,也就是2026年1月1日才能按照新的LPR进行调整。若重定价周期已调整为3个月,调整后的重定价日为1月1日、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那么这类房贷利率将在7月1日迎来调整。

    对于购房者而言,LPR下调意味着贷款成本直接降低。以北京地区为例,此次调整前,首套房贷款利率为3.15%(LPR-45个基点),在LPR下调后,首套房贷款利率变为3.05%,这使得购房者的还款压力进一步减轻。假设购房者贷款100万元,还款期限为3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调整前每月还款额约为4491元,总利息支出约为61.68万元;调整后每月还款额降至4437元,总利息支出减少至59.73万元,每月还款额减少了54元,总利息支出减少约1.95万元。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调,有助于引导各地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持续降低购房者的置业成本,支持居民住房需求释放,对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将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本次LPR下调也将带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在房贷利率重定价日后,存量房贷利率将随之降低,从而减轻已购房居民的还贷压力,稳定购房者预期。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认为LPR和房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王青表示,2025年LPR仍有进一步下调空间。考虑到稳楼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特别是5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为后期居民商业房贷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接下来监管部门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