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再度爆发!这一板块多股密集涨停!

2025-11-26 12:5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梁傲男

    11月26日,商业航天板块再度爆发火热行情,板块表现持续活跃。

    截至上午收盘,三维天地(301159)、长光华芯(688048)达成“20cm”涨停,中衡设计(603017)、达华智能(002512)、雷科防务(002413)、永鼎股份(600105)等多股涨停,中环海陆(301040)、乾照光电(300102)、信维通信(300136)、隆盛科技(300680)等个股涨超8%。

    消息面上,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再传利好。11月25日,国家航天局发布《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设置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举措两大部分。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高效协同,科研生产安全有序,产业规模显著壮大,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资源能力实现统筹建设和高效利用,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在重点举措方面,《行动计划》围绕“增强创新创造动能”“高效利用能力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做好行业管理服务”“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五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措施。

    在“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方面,其中一项举措是:引导培育耐心资本。完善商业航天发展投融资体制机制,设立国家商业航天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联合成立投资平台,引导资本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建立项目推送机制,遴选若干符合航天发展规划和投资政策方向,且创新性强、示范性好、具有产业化发展潜力的商业航天项目向基金推送,基金以市场化方式自主决策。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行动计划》从政策端为商业航天“搭台唱戏”,明确鼓励全产业链布局、新技术突破及新场景拓展,叠加设立专项基金的资本支持。今日板块集体走强,印证了市场对政策红利释放的积极反馈。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化模式运作的航天活动,其以企业为主体,依托市场竞争与盈利驱动,在卫星制造及发射、卫星运营及服务、地面设备制造等核心环节发挥作用,广泛覆盖通信、远程医疗、导航、遥感、空间运输、载人航天飞行、深空探测等领域。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数据显示,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0.3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2%。若按25%增速,203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逼近10万亿元,增长潜力巨大。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增速迅猛,政策红利释放和产业催化事件(如可回收火箭发射、卫星组网进展)还会持续支撑板块热度,跨年行情值得期待。但中长期来看,投资者需区分结构性机会与短期炒作,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和订单落地能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中泰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过600家,产业链配套齐全,并已形成规模,预计“十五五”期间将有一批重大工程进入实质开展阶段。商业航天产业拐点已现,近期板块有望迎来密集催化,建议重点关注商业航天方向投资机会。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球商业航天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上的上市企业应把握机遇,聚焦可回收火箭、卫星小型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降低成本、构建技术壁垒;同时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提升供应链协同与运营效率;在应用层面,应深耕导航、遥感等场景,不断拓展创新应用领域,并同步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