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仅是账本里的“手艺人”,更是新经济企业“出海”的“助推器”。站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与“出海”融资的入口位置,具备H股审计资质的机构可延伸承接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财务、风控与合规服务,支持企业在香港市场融资,同时,有效加强内地企业与国际投资者、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等。
■毛艺融
日前,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名单增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现有10家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基础上,推荐增补2家符合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加入H股企业审计业务名单。
笔者认为,此次名单增补,不仅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满足资本市场跨境监管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强化两地会计监管协同,持续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交易成本,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首先,扩容将增强审计供给能力,有效降低企业赴港上市成本。
此次扩容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应时之举。往前回溯,2010年12月份,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向香港监管机构推荐了12家可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不过,有2家因合并或受到行政处罚退出H股审计名单。近年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与香港监管机构就探索优化H股审计安排进行了多轮磋商,推进名单更新工作。
严格的准入机制确保“优等生”入围。《通知》本着质量第一、择优选拔的原则,要求申请加入名单的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业务收入不低于15亿元,中国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少于800人,在香港发展有成员所或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同为某一国际会计网络的成员所。除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等硬性指标外,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还将关注其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职业责任风险承担能力、一体化管理程度等“软实力”,以及香港成员所在H股企业或其他香港上市公司的审计经验。
内地证券审计为备案制,H股审计为推荐制。扩容后,专业的H股审计机构在数据跨境合规、股权层级优化、内地与香港财税差异处理等关键环节具备更成熟的实操经验,可系统性降低上市合规风险,为内地企业在香港及其他市场开展融资提供帮助。
其次,扩容精准呼应了内地企业强劲的“出海”融资需求,优质的审计机构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助力企业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赴港上市已成为内地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环。不过,企业“出海”却普遍面临业务先行、审计滞后的困境。尤其是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使得H股审计需求加大。
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仅是账本里的“手艺人”,更是新经济企业“出海”的“助推器”。站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与“出海”融资的入口位置,具备H股审计资质的机构可延伸承接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财务、风控与合规服务,支持企业在香港市场融资,同时,有效加强内地企业与国际投资者、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等。
最后,此次扩容是中国资本市场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的关键举措,通过提升H股审计机构服务能力,进而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
今年以来,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优化IPO定价机制等系列改革,畅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通道。此次H股审计机构的扩容,与上述改革形成协同效应,内地企业“出海”之路将进一步畅通。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近年来,在跨境监管合作方面,内地和香港已先后签署一系列合作备忘录,在线索移交共享、监管信息互通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协同机制。未来,获准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将更高质量完成H股企业审计业务,也能与香港方面及时互通H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情况,加强信息共享。
总体看,H股审计机构扩容,并非简单的数量增补,其既回应了企业迫切的跨境融资需求,也倒逼内地审计机构全面提升国际化能力。未来,随着新的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加入H股审计名单,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融资能力与会计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增强,为构建开放、稳定、可信的跨境资本市场生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