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互联网企业估值就该高么?

2018-03-17 06:08  来源:证券时报

    程喻

    在富士康IPO光速过会后,下一个“独角兽”被锁定为小米。目前,分析人士对小米的估值从8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不等。如果可行,小米将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案例。它凭什么值这笔钱?

    手机是一个残酷的行业,这个市场变化太快,不到10年时间,曾经的行业巨头全部颠覆。摩托罗拉卖给了联想,黑莓手机业务被收购,索尼不断收缩,HTC大部分业务出售给谷歌,几经沉浮的诺基亚,除了情怀,在市场上好像还是没什么起色……充分证明,这不是一个躺着挣钱的行业,一不留神就会死在前浪上。按理说,投资者本应对这样的企业保持警惕,但他们认为,小米获得高估值的理由只有一个: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理应获得比硬件公司更高的估值。

    互联网企业估值就是应该比传统企业高,互联网企业初期可以不赚钱,这恐怕是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代最为相似的想法,但那时的投资者更为激进。举个例子来说,李嘉诚旗下有家科技公司“http://TOM.COM”。这是家什么公司呢?按照当时的招股书介绍,基本就是只有一个网站,并没有任何实质业务。然而就靠科网股的概念,招股时万人空巷,疯狂的市民抢夺白表(新股认购单),白表价格甚至炒到100港元一份。股价以1.78港元开盘,首日股价大涨3.35倍,刷新当时的IPO首日最大涨幅。但随着科网股泡沫爆破,公司股价直接从14元跌到不到2元,打回了原形。

    时至今日,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认识加深了很多,毕竟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娱乐靠它、购物靠它、就餐靠它,但依然对其赚钱能力无比宽容:没有盈利不要紧,只要有用户就有希望。是因为这些投资者特别相信“科技改变生活”吗?特别相信这些互联网企业代表了未来吗?有可能,但更有可能的是摸透了当今互联网企业“发展-退出”模式。

    并不是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初期目标都是盈利,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就是被三巨头收购,成为三巨头庞大数据壁垒的一块砖,当然能盈利更好。从这个角度想就很容易理解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目标就是在细分领域做“数据收集器”,让大量用户产生粘性,至于一时赚不赚钱,其实无所谓,有A轮、B轮、C轮融资撑着呢,只要保证用户数据好看就行了。之后再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巨头和投资人的注意,顺便再夸大一下自己的估值,以便在以后的谈判中占点便宜。这是一种退出方式,但不是最佳方式,最理想的方式就是IPO上市。

    上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风投获利已经基本锁定,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要是企业,其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否则就是失败。你看成熟的互联网企业,腾讯、阿里、Facebook,衡量这些公司的标准就是市值盈利比,这与传统企业并无太大差别,但对于风投来说,只要公司被溢价收购,或者上市,他们就投资成功,区别只在于持有时间长短、盈利金额多少而已。所以,在互联网企业IPO定价前夕,最是暗流涌动之时,利益相关各方都期望获取一个最佳价格。

    上市还意味着创业者们功成名就,员工持股的大饼终于化为现实,这也是创业员工愿意领着低工资,顶着高压力没日没夜干活的动力之一,但同时也意味着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考验才刚开始。这样说吧,能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必定有几把刷子,要么是有稳定的营业收入,要么是拥有大量客户,但能否在后续若干年将客户流转化成为现金流还是一个未知数,也意味着企业家不能再轻易许下豪言壮语。未上市前,企业家们可以随便对媒体勾勒明年的计划,未来的蓝图,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数据是不透明的。但上市之后就不一样了,业绩的波动影响股价,就像过来人说过的一样:股市是一个会让人谦逊的场所,上市公司如果不能兑现承诺,很可能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 相关资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