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综合 > 正文

中长期资金入市“施工图”绘就 金融机构作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命题

2025-03-01 00:10  来源:证券日报 

    践行耐心资本的责任担当

    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既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供给者,也是中长期资金的核心管理者。可观的增量资金,为我国资本市场拥有持续流动的“活水”创造了条件,而手握中长期资金的金融机构能否实现“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目标,将成为这一潜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关键。

    田轩认为,金融机构在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扮演了资金桥梁的角色。“公募基金凭借丰富的产品线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商业保险资金依托其长期资金优势进行稳健投资,为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银行理财通过创新理财产品设计推动个人储蓄向投资转化。”

    针对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的目标,王立新建议公募基金加大权益投资布局。“一方面,引导基金经理深耕能力圈,形成稳定的投资风格和产品特色;另一方面,持续完善中低波动型、工具配置型产品体系,普及左侧布局和长期投资的理念,进一步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

    梁杏认为,作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管理者,公募基金应确保中长期资金“进得来”“留得住”。她解释称:“一是不断增加产品服务的层次,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快指数产品开发落地;三是以实际行动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持续通过主动自购权益类基金等形式向市场传递看多权益市场的信心和定力;四是提高投研风控能力,建立科学有效、职责清晰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和独立性。”

    商业保险资金具有来源稳定、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的特点,其进一步加大对A股市场的投资力度,将为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中国平安相关人士表示:“将发挥大规模长线资金的优势,灵活运用多种综合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切实履行耐心资本的责任担当。”

    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丰富的策略、有效的措施和完善的机制,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将近30万亿元。广银理财资本市场投资部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理财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灵活的特点,通过发行长期限封闭式产品,可匹配定增项目的锁定期要求,缓解期限错配问题,成为资本市场的耐心资本。”

    为更好推动银行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工银理财总裁高向阳建议,银行理财子公司应持续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遇,有效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