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综合 > 正文

中长期资金入市“施工图”绘就 金融机构作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命题

2025-03-01 00:10  来源:证券日报 

    万亿元中长期资金蓄势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其关键在于破除制约资金入市的制度性障碍。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于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的建议已逐步落地见效,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从当前数据来看,中长期资金近年来入市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24年底,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权益类基金规模已从2019年的2.3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总额已从2019年底的约2.4万亿元提升至超过4.1万亿元。

    “目前,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规模和比例虽稳步增长,但总量仍然不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市场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在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看来,当前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实际比例,不仅远低于其投资监管比例上限,也明显低于国际水平,在投资工具运用、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针对上述情况,《实施方案》精准施策。吴清在1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上介绍,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上述举措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源头活水’。”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新表示,“扩大长钱的入市规模,短期可给市场带来大规模增量资金,长期将显著改善资本市场的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形成价值投资的良好氛围。”

    《实施方案》还提出,“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等。

    田轩表示:“根据当前中长期资金持仓情况测算,未来3年至5年,预计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其他长期资金年均新增持股规模分别约为2000亿元、3000亿元和1000亿元,总体增量空间可达数万亿元,推动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比例提升至20%以上,显著增强市场稳定性。”

    在梁杏看来,耐心资本占比的提高,不仅能平抑市场波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更将推动市场生态优化,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