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宏
9月25日,华安证券发布公告称,近日,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金控”)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核发的6号牌照(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获得6号牌照后,华安金控可以正式担任IPO保荐人,提供并购、发债等企业融资咨询服务,牌照体系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更加全面。
对此,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资券商在港积极申请业务资格、完善牌照体系,有利于拓宽服务范围,打造涵盖保荐承销、并购、发债等领域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并进一步发挥各业务条线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一站式’跨境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融资活动持续踊跃,吸引着中资券商持续深化业务布局。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年内港股市场股权融资事件共456起,同比增长34.91%;股权融资总额为3830.91亿港元,同比增长226.95%。
多家券商拟设立香港子公司,以提升服务能力,开拓新的业绩增长极。例如,8月27日,第一创业披露,拟出资不超过5亿元港币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并由控股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持牌全资子公司。6月份,西部证券也表示,为推进国际业务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需求,拟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东北证券此前也表示,将有序推进香港子公司筹建工作,加快业务国际化经营步伐。
与此同时,券商还积极通过对香港子公司增资的方式推动业务发展。4月份,华安证券披露,拟向华安金控增资5亿港元。同月,东吴证券披露,拟向子公司东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增资,金额不超过20亿港元或等值人民币。1月份,广发证券向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1.37亿港元。
对此,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香港市场拥有成熟的融资机制和高度国际化的投资者基础,中资券商持续强化在港布局,有助于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券商可借此拓展服务边界,在经纪、投行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虚拟资产交易等创新领域延伸,并借助‘跨境理财通’等机制,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对接境内外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海外机构客户。”
展望未来,部分券商将把握中国香港市场机遇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例如,招商证券表示,其国际业务短期将聚焦中国香港业务基础,从数字化转型、客群经营、专业能力建设三个维度夯实根基;中长期来看,将借助中国香港“桥头堡”辐射效应,推进国际市场合作网络建设。国元证券也表示,将把握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机遇,提升公司在保荐、承销、并购重组等业务方面的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参与中国香港企业的融资和并购活动,持续拓展业务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