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8月份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劲增47%

2025-09-28 23:5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冷翠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保险业取得保费(为原保险保费,下同)收入约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8月份单月保费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35.6%。

    业内人士认为,8月份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显著高于前8个月整体保费增速,与人身险预定利率切换有紧密关系。预定利率切换完成后短期内保费可能有所下降,但长期来看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预期驱动是主因

    分险种来看,今年前8个月,人身险保费收入约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财产险保费收入约1万亿元,同比增长3.6%。

    可以看出,前8个月,人身险保费增速显著高于财产险增速。同时,今年人身险逐月累计保费从年初的同比负增长逐步改善,前8个月累计保费演变为同比高增长。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年初,由于去年同期保费收入基数较高,同时各大险企进行分红险产品转型,但新产品初期销售难度较大,因此,保费收入同比承压。到今年4月份,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集中上市,以及“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后银保渠道资源进一步向期缴、中长期储蓄型产品倾斜,叠加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因素,保险产品需求凭借“保障+投资收益共享”的特点持续复苏。

    从8月份单月来看,人身险保费收入约4796亿元,同比增长47.3%,环比增长34%。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环比增速,都十分亮眼。对此,民生证券研究院非银首席分析师张凯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受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预期的驱动,“抢停售”效应带动8月份寿险保费收入进一步走强。根据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机制,多家险企7月底下调人身险新产品预定利率,并自9月1日起不再受理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产品投保。8月份,寿险高增长势头进一步增强,分红险产品的长期收益优势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在8月底完成切换,9月份,人身险保费可能出现短期下降,不过,在存款利率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具备“保障+收益”属性的分红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后续,在利率中枢下移与分红回馈稳定的共同作用下,寿险负债端稳增长的趋势有望延续。

    财产险赔付略有下降

    从赔付支出来看,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人身险赔付约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略高于保费同比增速;同时,财产险赔付6078亿元,同比下降0.23%,与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6%形成一定反差。

    对此,龙格认为,这可能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今年大灾对保险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二是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逐步下降,三是保险公司完善精细定价和理赔管理。

    部分险企披露了相关情况。例如,据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近期介绍,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累计受大灾损失净额为25.1亿元,同比下降38.3%。同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险企皆披露,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持续增长,成本可控,承保端已经实现承保盈利。在精细定价和理赔管理方面,多家险企表示,要持续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定价能力,同时,强化风险减量,通过强化风险减量理念,推进科技赋能等方式,有效控制赔付支出,改善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张凯烽认为,未来,人身险公司将重点关注分红险,财产险公司将关注精细化定价和赔付率管理。从财险公司来看,头部险企将继续强化定价与理赔管理,稳定综合成本率,龙头有望强者恒强;财险保费收入整体有望稳健增长,预计行业将注重保费规模与综合成本率的匹配,实现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