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思文
12月16日,央行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已结束征求意见。显而易见的是,资管新规将重塑资管行业的业务模式,ABS及类ABS产品作为以资管产品为载体的固定收益投资品,无疑也将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资管新规对ABS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人认为,ABS不受杠杆和嵌套等相关规定,ABS市场可能继续扩张。
具体来看,资管新规显示“依据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本意见。”华创证券对此解读称,资产证券化业务不适用于《指导意见》,则在多层嵌套、信贷资产买卖、产品估值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如果未来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继续按照成本法估值,对于银行等需要维持产品净值稳定的机构有较大优势。
在监管支持和市场需求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引人关注。目前,我国资产支持证券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市场,分别是由央行和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ABS)、资产支持票据(ABN)、由证监会主管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企业ABS)。
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也在今年继续保持高增长。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达到1.26万亿元,同比增长76.38%。其中,银监会监管ABS发行规模为5227.89亿元,证监会监管ABS发行规模为6876.55亿元、交易商协会ABN发行规模为486.26亿元。不难看出,ABS的发行占主导。此外,ABN的发行规模虽占比较少,但与去年相比增长高达335.37%。
从券商承销角度来看,今年以来,券商主承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达到1.15万亿元,这个数字在去年仅为6362.71亿元。其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中占比高达91.25%,此外银行承销占8.75%。
其中,承销发行规模最大的券商是德邦证券,达到2497.04亿元,市场份额占到20%。而去年,德邦证券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仅为583.32亿元,同比骤增328.07%。德邦证券承销的资产支持证券均来自于企业ABS,共计完成项目95只。其中,由于其在互联网金融ABS方面的累积经验,近九成的项目来自互联网金融ABS,其产品主要分为三个系列,德邦借呗、德邦花呗、花呗分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蚂蚁金服拟收购德邦证券部分股权成为话题,最后收购事宜虽以失败告终,但不久之后德邦证券便成为蚂蚁金服旗下ABS项目的资产管理人。此后,德邦证券依托自身丰富的投融资管理经验与团队,其主承销的ABS发行规模逐月递增,使其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匹黑马。
此外,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在ABS承销项目中也有不小的成绩,依次位居第二、三位,承销额分别为1829.11亿元、1380.11亿元,今年年内仅有这三家券商承销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
从发行机构(计划管理人)方面来看,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德邦证券、华泰资管、平安证券的管理规模依次位列前三,金额分别为2612.95亿元、466.69亿元、400.21亿元。其中,德邦证券的管理规模市场占有率最高,达19.17%。而去年,德邦证券的管理规模仅为583.32亿元,市场占有率仅为7.18%。华泰资管去年的管理规模为198.72亿元,在所有券商中排第4。当时平安证券的管理规模更是在10名开外。不难看出券商的ABS管理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券商担任计划管理人的项目主要来自企业ABS项目,信贷ABS以及ABN项目较少。例如,德邦证券100%的计划管理项目来自企业ABS,华泰资管的企业ABS管理规模占比也高达97.86%。
此外,有别于企业ABS、信贷ABS和ABN,近两年场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也正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场外资产证券化项目均为私募方式发行,主要有报价系统发行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银登中心开展的(类)信贷资产批量流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