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笑寒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非车险领域正式启动“报行合一”。
10月21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表示,非车险“报行合一”有助于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推动行业主体更加准确地研判风险,做好风险减量服务,充分发挥保险“两器”(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
人保财险已将落实非车险“报行合一”作为公司2025年重要工作任务。在公司层面,成立非车险“报行合一”工作专班,专项推进该项工作。在行业层面,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协同主要主体在山东、云南等区域推进“见费出单”(在收取全额保费或首期保费后向客户出具保单和开具保费发票)。
自2025年3月份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多次征求行业相关主体意见,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人保财险已参与和预先启动多项重点工作。
首先,参与首新保险和安责险行业示范产品研发。一是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等政策,优化首新保险补偿机制;二是在行业协会组织下,牵头推进并完成首新保险示范产品开发,参与编写《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台(套)首批次综合保险配套承保理赔服务指引》,规范产品经营;三是在行业协会指导下,牵头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完善“4+2+1”配套落地方案。
其次,人保财险对现有非车险产品和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性评估,率先启动企财险、雇主责任险和安责险产品改造与定价模型升级,从源头保障符合“报行合一”政策要求。
最后,人保财险制定了《营销费用治理优化工作方案》,优化营销费用管理模式,从产品、客户、团队维度明晰费用应用场景、列支形态和配置规则,实现产品、业务与营销场景的精准匹配和闭环管理,确保费用支出真实、透明、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