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保险 > 正文

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9月份结算利率

2025-10-12 23:2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杨笑寒

    近日,万能型人身保险产品(以下简称“万能险”)陆续公布9月份结算利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已有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了9月份结算利率,其中最高为3.50%,最低为0.36%。结算利率的平均值为2.68%,同比下降约18个基点,中位数为2.60%。269款万能险产品中,184款产品的结算利率低于3%,占比为68.4%。

    受访专家表示,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下降,主要受投资端承压、险企降低负债成本、监管防范利差损风险等因素影响。

    平均结算利率同比下降

    万能险是指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可追加保费或调整保险金额、设立单独保单账户、提供最低收益保证,且产品名称中包含“万能型”字样的人身保险产品。其利率分为最低保证利率和结算利率,最低保证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承诺的最低收益率,结算利率则是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收益的利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了9月份结算利率。其中,85只产品的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占比为31.6%,相较去年同期约62%的占比下滑幅度较大;179只产品的结算利率在2%(含)—3%(不含)之间,占比为66.5%;另有5款产品的结算利率低于2%。整体来看,269款万能险产品的平均结算利率为2.68%,同比有所下降。

    近年来,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持续下滑。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投资端承压。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降,以及权益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下滑,结算利率随之调整;二是监管引导。为避免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要求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匹配,压降利率上限;三是险企主动调整,为降低负债成本、保障财务稳健,险企主动下调了结算利率。

    今年4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基于万能险单独账户资产的实际投资状况,审慎合理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并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将更加考验险企投资能力

    从保费收入情况来看,近年来,万能险市场发展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人身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可近似视为万能险保费收入)为458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4589亿元。而2024年人身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5787亿元,同比下降2.8%。

    对此,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万能险保费收入自去年以来再度出现的小幅下滑,是市场、产品和监管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保证收益型产品所拥有的收益确定、增长透明的特点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更受青睐,分流了万能险的储蓄需求。二是,消费者风险意识增强,在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更倾向于锁定长期、确定的收益。此外,监管持续引导保险回归保障本源,并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进行严格限制,从源头上规范了万能险的发展,使其规模增长趋于平稳。

    今年4月份发布的《通知》对万能险市场进一步进行了规范,提升风险保障水平,引导保险公司拉长万能险保障期限,禁止开发五年期以下(不含五年)的万能险,鼓励通过合理调整退保费用、保单持续奖金等产品设计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

    今年以来,转型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行业共识,其中分红险是险企转型的主流选择。相对而言,受最低保证利率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年内人身险公司新增万能险产品数量占比较低。

    对此,龙格表示,短期内,万能险保费收入可能受分红险分流影响,但长期仍可以满足特定需求,例如万能险在保费追加、账户领取的灵活性上仍具优势,适合中长期理财需求,同时在新规引导下,行业将从“高收益营销”转向“保障+稳健收益”的经营模式,更有可持续性。

    苏晓天也表示,向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是行业大势所趋,分红险的崛起确实会对万能险保费增长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但万能险并不会因此被取代,而是会走向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在于,万能险每月公布结算利率,透明度高,而分红险的分红与公司整体经营挂钩,这两种机制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未来,万能险的发展将更加考验保险公司的真实投资能力,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回报的公司将更具竞争力。总而言之,万能险作为一种成熟的浮动收益型工具,将在客户的长期资产配置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