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妍
近日,随着生育支持政策持续落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积极响应、协同发力,已在全国多地成功发放育儿补贴资金,通过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新生儿家庭。
受访人士表示,多家银行近日参与发放育儿补贴,主要是为了落实国家统一的育儿补贴政策。随着各地陆续启动申领工作,11月份进入首批集中发放期,银行作为资金发放渠道,负责执行资金的划转操作。未来,银行将进一步扩大补贴覆盖范围,同时围绕生育支持政策推出更多配套金融服务。
多举措落实育儿补贴
今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方案公布后,多家银行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动补贴发放工作落地落细。
11月17日,中国银行在辽宁、河北等地成功发放首批育儿补贴资金,惠及近1600个新生儿家庭。为高效落实政策,中国银行多批次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政策普及宣传活动,并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还同步推出多项配套服务:对接各地“新生儿一件事平台”,提供新生儿社保卡在线申办服务;面向育儿客群开展亲子游、母婴用品等特色消费优惠活动;联合中银三星人寿保险公司重点推出覆盖补充医疗、重疾、寿险在内的三大保障类产品。在辽宁,获悉当地育儿补贴将通过财政系统发放,中国银行靠前服务,稳妥开展系统对接与测试,在营口地区顺利发放首批育儿补贴资金。在河北,中国银行主动参与政策落地技术方案的磋商,快速实现资金发放平台对接,在石家庄地区顺利发放河北省内首批育儿补贴资金。
其他多家银行也同步推进相关工作:农业银行宣布自9月8日起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申领,支持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渠道便捷办理;光大银行发布公告,明确育儿补贴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申领,申领家庭同时可享受配套综合金融服务;工商银行扬州分行也发布公告,推出“社保卡申领补贴+综合金融服务”专属方案,为新生儿家庭提供一站式服务。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多家银行集中发放育儿补贴,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健全,具备代理发放补贴的坚实业务基础;二是商业银行服务效率高,能够满足政策快速落地的时限要求。
配套金融服务持续拓展
谈及商业银行参与育儿补贴发放的意义,杨海平表示,银行既能凭借广泛服务网络助力生育支持政策高效落地,也能借此沉淀资金、获取特定客群与场景的金融服务入口,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银行具备成熟的支付清算系统,可以确保补贴及时到账;通过专属窗口和广泛网点覆盖,银行可以提升相关业务办理的便利性和政策触达范围,保障补贴发放的基本效率。
不过,当前银行参与补贴发放仍面临一些挑战。杨海平认为,需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与政府部门的系统对接、数据互通难度较大,各地系统标准不一,需逐一对接磨合;二是需完善审核机制,确保补贴发放精确无误,杜绝错发、漏发现象。
薛洪言补充说:“短期内业务量激增,对网点的接待能力和业务处理效率构成压力,同时需保障大量资金划转的准确性。对此,银行可通过优化人员调配、简化业务流程、增设线上查询服务等举措,保障补贴发放平稳有序。”
展望后续发展,杨海平表示,银行将进一步扩大补贴覆盖范围,围绕生育场景推出多元化配套金融服务,涵盖生育与母婴消费金融、育儿相关保险代销、教育储蓄及理财产品等,全方位满足群众的生育支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