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股频道 > 新股要闻 > 正文

蚂蚁集团招股书亮点:技术服务贡献六成营收,诠释科技“内核”

2020-08-27 16:15  来源:贝多评论

    导读:如果要问蚂蚁集团做对了什么?那一定是对小微初心不改

    小蚂蚁,也有大梦想。8月25日,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集团”)向公众被全方位地展示了肌肉和雄心,也首次披露了蚂蚁集团的经营数据与盈利水平,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蚂蚁集团到底是什么?这些年的争议就没断过,第一个观点是颠覆者,改变了人们对金融的固有观念,第二个观点是创新者,创造了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让互联网成为主阵地,第三个观点是……

    无数的争议,集合在这个小小的蚂蚁身上。正如一句谚语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借蚂蚁之名作为命名的蚂蚁集团,历经16年的成长,以海纳百川的内心和孔武有力的臂膀,提供着贴心的服务,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守卫者。

    技术为内核,打造生态系统闭环

    长达674页的招股书,掀开了蚂蚁集团的盖头来。盖头下,是蚂蚁集团依托技术构建的科技+金融生态闭环。

    起初,蚂蚁集团甚至还不是一家公司,只是一个初级的支付工具。2004年12月,支付宝独立上线,马云就给初生的支付宝定了一个目标——不仅要成为淘宝的好帮手,还要成为整个行业使用的工具,以及推动社会诚信的一种手段。

    现在来看,支付宝以及其母公司蚂蚁集团正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着,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据了解,蚂蚁集团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全球化。而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底层建立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

    招股书中,蚂蚁集团定义了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普惠生态系统的基础。”作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曾经多次表示,自己是不懂技术的,正因为不懂,所以比任何人都支持技术。

    从收入构成来看,蚂蚁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以及创新业务等。其中,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为代表的技术收入过半。数据显示,蚂蚁集团的技术收入在2019年的占比为56.2%,2020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63.39%。

    同样的,科研投入也是蚂蚁集团最主要的支出之一。2019年,蚂蚁马集团的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相当于133个科创板新股一年科研投入总和的一半。此次上市融资的资金,将会有40%用于“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占比最高。

    从人员构成来看,蚂蚁集团的董事会中技术人员最多,有1/3是技术背景出身,分别为胡晓明(蚂蚁集团CEO)、程立(阿里巴巴CTO)和倪行军(蚂蚁集团CTO)。在人员配备上,蚂蚁集团员工60%是技术人员,合计超过1万人。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技术实力储备也必不可少。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拥有2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核心技术奖项,以及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26279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其中,区块链专利申请数更是达到了全球第一,数据库产品OceanBase性能也位列全球榜首。

    蚂蚁集团的硬核技术能力覆盖了BASIC(人工智能、风控、安全、区块链、云计算机)基础设施等硬核科技领域。这些核心技术通过蚂蚁集团的各项业务中展现出了很好的变现能力,让科技服务收入成为蚂蚁集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超过六成。

    汇聚小的力量,提供普惠服务

    汇聚小的力量,蚂蚁集团的秘诀在于积微成著。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连接国内超10亿用户。截至6月30日的前12月内,支付宝平台上完成的总支付交易量为118万亿元,同期中国数字支付交易金额为201万亿元,支付宝占比超过50%。

    如果问蚂蚁集团所做的最核心的一件事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提供普惠的服务,即基于互联网和技术的思维和手段,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与金融机构、商家等为社会提供服务支撑。“可以为世界带来一些微小而美好的改变”——这也是蚂蚁集团员工工牌后面的箴言。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蚂蚁集团有10个关键的“第一次”,是其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节点。其中,包括5次革新支付技术与5次关键的“降门槛”。第一次革新支付技术发生在2014年,中国用户实现的第一次网络交易,也是支付宝的雏形。

    而后的几年期间,快捷支付、反向扫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双离线支付技术等支付技术革新,让移动支付、离线支付成为现实,更是让支付宝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支付服务商,也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支付之国。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移动支付逐步普及的十年里,抢劫案数量下降超九成。今年年初,人们更惊喜地发现,移动支付的非接触优势,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重要优势。更有超过170个地方政府在支付宝发放消费券,为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回暖贡献了十足的力量。

    如同歌曲《微微》中写道的“微微她很渺小却从不疲倦”,支付宝以及背后的蚂蚁集团在支付的基础上,将业务顺延至数字生活、数字金融科技等领域,降低服务门槛、提升服务效率,形成聚沙成塔的效果。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其数字金融科技板块的年用户达到7.29亿,在理财科技、微贷科技、保险科技三个领域促成的交易规模均为市场第一。同时,2019年,超过60%的消费者使用支付宝APP使用数字支付以外的生活服务,包括出行、办事、公益等。

    正是由于这些关键门槛的降低,服务可获得性在不断提高,中国在数字金融、数字办事、数字公益等若干领域开启了弯道超车模式。同时,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全球服务小微最多的银行、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项目均花落中国。

    紧扣开放定位,发挥“基建”作用

    作为“破局者”,今年上半年,蚂蚁集团还重新明确了支付宝的定位,即要把支付宝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聚焦服务业数字化,并确立“3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助4000万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新服务时代正加速到来,但中国还有80%的服务业没有被数字化。支付宝升级成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就是要打造服务业数字化的‘新基建’。”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坦言,通过自身平台升级、持续生态开放,携手服务商推动线下服务业加速变革。

    换句话说,蚂蚁集团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开放——打造一个聚合平台,与金融机构、商家互利共生。这也是蚂蚁集团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而成的结果,也是其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深刻理解金融需求,并将技术实力应用在数字服务升级上。

    从数据上看,蚂蚁集团也在持续加大技术及研发投入力度。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47.89亿元、69.03亿元、106.05亿元、57.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2%、8.05%、8.79%、7.89%。

    “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早在2013年,马云曾公开这样表态。此后,支付宝理财平台、保险平台先后成立,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向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资管机构全面开放的平台化道路,并将之深化。

    2017年6月,时任蚂蚁集团CEO井贤栋进一步公开表示,“蚂蚁的开放不走回头路,会将基本能力打磨好,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向所有机构平等敞开,没有亲疏远近。”余额宝、花呗借呗等蚂蚁集团旗下的国民级产品也全面向基金公司、银行等实现开放。

    如今,蚂蚁集团最大一块收入来自科技服务费,而非金融服务的利息。从这个角度来看,马云的确没有把蚂蚁集团做成另一家银行。以联合贷款为例,支付宝在其中主要充当撮合交易的平台角色,独立风控、向用户放贷并收取利息的是背后的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

    在这个过程中,蚂蚁集团或支付宝不向用户收费或者收取利息,而是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收取科技服务费。换句话说,蚂蚁赚钱靠的是技术。根据蚂蚁集团披露的数据,蚂蚁共计2.1万亿信贷规模,其中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约5亿用户及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通过蚂蚁集团的微贷科技平台获得了信贷。其中,蚂蚁集团通过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主要为蚂蚁商诚、蚂蚁小微、商融保理)发放的自营贷款余额占其合作伙伴贷款余额的比例仅1.68%。

    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已经与约100家银行达成合作伙伴合作,包括全部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全部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先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外资银行等。根据介绍,其促成的贷款主要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独立发放。

    根据招股书,科技服务是指蚂蚁集团通过本身的技术能力,给金融机构推荐客户、做联合风控,开发或者营销产品。此外,还包括一些纯技术能力支持,例如帮助技术能力较落后的小城商行改造自身技术系统。

    能够以科技服务来作为主要商业模式,核心还是在于蚂蚁集团的科技能力足够强。在《蚂蚁金服》作者、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研究员由曦看来,从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来看,其最大的亮点是展示了蚂蚁集团作为一个数字科技平台的巨大价值。

    综合来看,蚂蚁集团从来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而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与实践者,在多个行业引领变革。蚂蚁集团16年的成长证明,数字经济时代,草根用户和小微企业值得被认可,值得被服务。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