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活动 > 正文

全球化战略与合规挑战平行主题论坛在重庆举办 业界专家为汽车“出海”建言献策

2025-08-01 12: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冯雨瑶)7月31日,作为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重要活动之一,全球化战略与合规挑战平行主题论坛在重庆市江北区举行。来自政府智库、头部车企、国际律所及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政策导向、产业趋势、标准衔接、本土化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汽车“出海”行稳致远建言献策。

    近年来,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分别实现311万辆、491万辆、586万辆,中国也在202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以来,这一趋势还在延续。

    中国汽研副总经理王红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出海提质增量”的转折期,从单一“产品输出”迈向全链条“体系输出”,力求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重要跨越,要以技术为驱动、标准为桥梁、品牌为核心,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

    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既需要企业开拓创新,也离不开政策引领与平台支撑。

    王红钢介绍,作为国家级科研平台,目前中国汽研构建覆盖政策咨询、标准解读、法规应对、环境测试、适应验证、市场反馈的全链条全球服务体系,为中国车企提供全球市场“适应护盾”。依托中国中检全球资源,中国汽研在德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设有技术服务团队。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标准+装备+人才培训”的体系化出海工作,加强与海外机构合作,推动中国标准全球落地适配。

    就汽车产业全球化战略与合规挑战议题,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会秘书石为从经济信息服务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需要数智化决策支撑;二是需要多维度海外资源赋能;三是需要高质量国际传播加持。

    主旨报告环节,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以《我国汽车出海前景广阔》为题,从宏观视角剖析市场机遇与挑战。他介绍,我国汽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在东盟等新兴市场。他认为,未来新兴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继续成为拉动全球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并推动全球汽车市场持续扩张。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谷民崇从技术性贸易措施角度探讨中国汽车出口的“质量攻坚”。他认为,汽车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把“双刃剑”,要持续精进做好合规性,打好组合拳,做好信息共享、抱团“出海”。东北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则带来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渗透率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竞争新阶段的思考。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贸易出口到本土化运营,中国汽车出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全球化不仅是市场的拓展,更是技术、标准与服务的全面对接。

    “新能源汽车出口正重塑全球汽车贸易格局,然而在全球市场中,各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差异大、更新频繁,认证要求不统一等,增加了企业海外合规成本。”“新质赋能”分享环节,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鲍欢欢说。

    她建议,一是要以标准与合格评定为抓手,化解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制度性障碍,二是要通过国内制度完善与国际合作拓展双轮驱动,推动新能源汽车制度型出海,三是要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需求牵引和TIC(提供‌测试、检验与认证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撑,共促新能源汽车出海提质增效。

    此外,UL Solutions高级咨询师赵启东,伊狄达山东公司总经理助理周豪,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丝路事业部副总经理、前新华社老挝万象分社首席记者荣忠霞,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鹏飞,还分别以《解锁R171合规密码:组合驾驶辅助的安全落地实践》《全球工程服务伙伴,链接世界市场》《中国汽车出海如何更好行稳致远》《汽车制造业及产业链技术出海合规及风险保障》等主题作分享,为汽车产业全球化布局提供实战参考、合规落地解决方案,共绘“出海”蓝图、构筑共赢生态。

(编辑 张明富 黄力)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