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刘晓一
和孔子云端“聊天”、围观孟子的“朋友圈”,喝一杯机器人手冲咖啡,做一次AI机械臂的针灸SPA,戴上VR头显云游莫高窟……在科技赋能下,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变身为一场穿越古今、融通虚实的文化盛宴。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聚焦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首次推出AI会展助手“文小博”,并首次设立人工智能专区,邀请了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呈现“AI+文化”的完整生态。
据悉,本届文博会展期为5月22日至26日,共组织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其中,全国文化企业30强等知名文化企业、近300家国内外头部品牌企业齐聚,首次参展的头部企业及机构超过60家。全国各地文化产业领军企业、新兴势力、新业态代表等“顶流”企业共襄盛举,齐力绘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图景。
文化与科技如何相生相促?中国文化产业如何与全球资本、市场精准对接?带着诸多疑问,5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此次深圳文博会现场,以期找到答案。
科技赋能文化新体验
游览本届文博会的最大感受,就是一路与“AI”同行。
让沉睡的典籍“开口说话”,让静止的文物“翩然起舞”,穿越千年对话七十二贤,仅需一个AI大模型就能实现。“齐鲁文化大模型是以齐鲁文化数据库为主要训练语料,以齐鲁文化基因库为核心知识库,整合历史名人、文化典籍、文化遗产等丰富资源,打造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强大脑’。”山东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通过与显示屏中的文化名人智能体交互,记者实现了与“孔子”语音通话,向“李清照”讨教诗词。
除了软件层面的大模型,本届文博会随处可见MR体验区,展现着“硬科技”带来的丰富效果。记者戴上玩出梦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玩出梦想”)的MR头显,古埃及拉美西斯的巨型石像赫然出现在眼前。石像头上还盘旋着一架无人机,在记者抬起手想触碰时,无人机就飞得高一点。
“公司的MR设备拥有SLAM算法定位能力、基于环境感知的算法能力(如空间锚点、图像识别、交互追踪),可将静态图像(如海报)在现实空间中还原为3D图像,并支持交互,进行眼动追踪、手势追踪、手柄追踪。”玩出梦想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通过扫描拉美西斯石像的海报,将其一比一还原在现实空间,并通过头显实现了用手势控制无人机。目前该设备主要应用于景区和展馆等文旅领域。
本届文博会还通过数字化手段,让“非遗活化”拥有无限可能。一幅看似平平无奇的《红楼梦》古画,走近一看,所有人物竟然都“动”了起来。
“公司通过自主开发的大视觉图像计算工具,实现了影像动态化。”体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家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参与建设世界首座“元宇宙数字实体馆”“古画里的中国”元宇宙数字孪生博物馆以及元宇宙数字孪生产业园,并力争三年内打造交易额超百亿元的国际化平台和产业链。
“首发”“首秀”密集登场
“首发”“首秀”密集登场是本次展会的另一大亮点。据介绍,展期全馆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其中,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会携全国首个获得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低空观光航空器模型亮相;深圳云洲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数字”)首发国内首个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等重磅新项目、新产品。
据云洲数字创始人钟国睿介绍,公司在本届文博会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对话式零代码AI生成软件生态引擎——CloudasisAI,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与生成式AI技术,缩短从需求描述到应用落地的技术环节,“通过文博会的窗口,我们能直观感受到,当对话式AI遇见千亿元级IT服务市场,人人皆是开发者即将实现。”
同时,本届文博会还首发了AI吉祥物——AI小水滴。作为文博会与深圳市亿家亿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家亿伴”)联合打造的AI时代IP,AI小水滴以文博会经典吉祥物“小水滴”为原型,深度融合生成式AI与情感计算技术,打破传统文创静态化、单向化的局限。
亿家亿伴创始人郭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小水滴通过多模态交互设计,用户可与其进行自然语言对话、NFC场景触发知识库等互动,使文化传播从“被动观赏”转向“主动对话”。其内置的“文化基因库”涵盖非遗技艺、文博历史、设计美学等多元内容,结合个性化学习算法,让每件产品成为可生长的“文化生命体”,真正实现“一个玩偶,一部活的文明史”。
破解文化“出海”密码
文博会一直是管窥中国文化产业“出海”的重要舞台。
深耕海外营销的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色光标”),本次带来了重点打造的“华夏漫游”沉浸式体验产品,其多款产品已在境外多国巡展或驻展。
蓝色光标相关负责人孔晶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上项目均借助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对文物建筑内部进行复刻,并经过深入开发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重现中国古典文化魅力。未来,公司将与多个中国驻外文化交流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让中国文化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走出去”,让外国朋友感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短剧“出海”也成一大热潮。专注影娱生态“出海”的深圳市酷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海外全媒体矩阵有五百多个账号,覆盖用户群体达1.85亿。公司每年约有二十部影视作品在海外发行,累计已发行两百多部影视作品,收获了很多国外用户的正向反馈。未来,公司将重点布局短剧领域,尤其是文旅微短剧,希望借此将中国文旅产业和文旅IP推向全世界。
“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据介绍,本届展会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再升级,以“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全程无忧,护航中国文化“扬帆出海”。
文化润泽人心、科技点亮未来。文博会这场一年一度的全民“文化嘉年华”,正在科技的加持下衍生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