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尚伃
近日,东方财富股权变动再次引发市场及行业高度关注。10月17日晚间,东方财富披露了股东陆丽丽、沈友根的询价转让结果,23780万股股份以总价约58亿元完成转让,易方达基金、国泰海通、瑞银、华夏基金、摩根士丹利等16家中外资知名机构成功获配。
《证券日报》记者从接近交易的人士处获悉,陆丽丽、沈友根两位股东本次转让股份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科技创业类企业。
机构“朋友圈”升级
这场备受瞩目的股权交易,始于9月30日东方财富发布的《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当时,东方财富股东陆丽丽、沈友根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所持的23780万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5%,转让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与普通二级市场减持不同,本次询价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询价转让的受让方为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受让方通过询价转让受让的股份,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双方的身份背景颇具看点。沈友根与东方财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实为父子关系,其实与陆丽丽为夫妻关系,三人为一致行动人。截至本次询价转让前,陆丽丽、沈友根、其实合计持有东方财富股份占总股本的21.89%。本次权益变动后,沈友根不再持有东方财富股份,陆丽丽持有东方财富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由2.32%下降至1.01%,出让方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拥有权益的股份占东方财富总股本的比例由21.89%下降至20.39%。
10月9日,东方财富初步确定转让价格为24.4元/股,共有402家机构投资者收到认购邀请,其中32家机构投资者提供了37份有效报价。10月17日晚间,东方财富宣布询价转让已实施完毕,出让方实际转让的股份数量为23780万股,询价转让的价格为24.4元/股,总价约58亿元,16家获配机构名单正式揭晓,众多中外资知名机构及同行完成“速配”。
市场热度印证了东方财富的资本吸引力,最终获配名单中,头部机构“扎堆”现象显著。其中,易方达基金获配数量最高,达14148万股;国泰海通、瑞银获配数量均在2000万股以上;华夏基金、摩根士丹利获配数量均在1000万股以上。
同时,同行的积极参与同样引人关注,除国泰海通外,广发证券获配404万股、中信证券获配50万股、国海证券获配48万股。此外,摩根大通、诺德基金、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宝基金、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均在获配机构名单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沈友根已于今年7月份进行过一次询价转让,当时15880万股股份以总价约34.4亿元完成转让,吸引了包括阿布达比投资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银、易方达基金、中信证券、国泰海通等多个知名中外资机构投资者参与。
对于此次股权交易的市场意义,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创业板及科创板的询价转让不同于二级市场减持,是原股东通过一级市场发行程序实现股权转让的手段,通过询价邀请的形式,可定向引入境内外优质长期机构投资者群体,拓展上市公司的投资机构“朋友圈”,为东方财富带来更广阔发展机遇,东方财富互联网财富管理生态圈有望进一步丰富,赋予公司更多元化的增长可能性与战略想象空间。
双轮驱动巩固竞争力
机构资本的踊跃入局,背后是东方财富近年来在业绩与战略上的双重突破。素有“券茅”之称的东方财富,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上市以来最亮眼的半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68.56亿元,同比增长38.65%;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增长37.27%。
分业务板块看,证券与基金销售两大“王牌”齐发力。其中,东方财富证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75亿元,凭借互联网流量优势,其经纪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天天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64亿元,用户运营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基金代销规模稳步增长。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东方财富“AI+金融”的战略布局,其自主研发的“妙想”金融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通过人工智能深度赋能金融生态,在用户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不断创造新增值,为行业数智化转型贡献新智慧。
据悉,目前“妙想”大模型已面向全市场用户开放,并广泛应用于资讯、行情、自选、客服等场景。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表示,东方财富作为互联网券商龙头,直接受益于市场交易量及杠杆资金增长。该公司依托“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双平台,流量及获客优势凸显。同时,该公司通过AI技术赋能金融生态,构建证券、基金、数据服务三大业务的协同闭环,显著提升了用户黏性。“平台化+AI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或将进一步巩固其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