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志伟 见习记者 王君 张博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于今日(9月7日)落下帷幕,首次创新设置了国家会议中心、首钢园双会场。而在会场上,数字人民币无疑成为了“最靓的仔”,参观者既可以了解数字人民币最新黑科技,感受金融科技浪潮;也可以在数字人民币大道沉浸式体验未来支付带来的便利。

(王君/摄图)
沉浸式体验数字人民币
在首钢园丰台金融展区门口,红色的数字人民币标识指引着参观者进入会场。事实上,随着数字人民币的不断试点测试,这个标识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王君/摄图)
展会现场,《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多家机构、公司展台展示了“双离线支付”“碰一碰”等黑科技。双离线是数字人民币创新场景的一个重要方向,彻底脱离了网络对移动支付行为的约束,蚂蚁集团展示了支持双离线支付的智能工牌、支付卡、POS机等硬件设备;美团则展示了“碰一碰”技术,与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合作开发的基于智能SIM卡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NFC支付功能,用手机“碰一碰”,开关美团单车并同步完成付款。
与此同时,各展区也推出了诸多有新意、有亮点的数字人民币体验活动,例如交通银行在现场设置了橙汁机、咖啡机等各类终端,为公众“尝鲜”数字人民币搭建了多种体验场景。
在交通银行展区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孔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今天在展区逛了这么久就想喝杯果汁清凉一下,看到交通银行的活动,所以过来看看。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数字人民币支付,还挺新鲜的。之前只是听说很方便,没想到买橙汁还能享受折扣。”
展区外,由丰台区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打造的数字人民币大道同样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各种体验活动应接不暇。记者发现,在数字人民币大道,包括物美多点、中国移动、吴裕泰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只需要将数字人民币钱包中的付款二维码对准机器扫一扫,即可完成支付。
物美多点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展台摆放的水、饼干等食品均可售卖,多数参会者会通过传统方式支付,但是不少人也会选择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在现场体验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乐趣。
此外,无人超市、移动便利店、老字号店铺、地图出行等多种场景集中展示了数字人民币的便利性。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还展示了邮品盲盒机、留声明信片个性化打印等特色产品。

(王君/摄图)
而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服贸会综合展区,数字人民币同样备受关注。不少参观者询问了解如何开通及使用方式,现场也设有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展示,卡片钱包、智能手表、手环、可穿戴设备、IC卡套等多种形态“悉数登场”。

(王君/摄图)
在综合展区上,还有不少观众使用数字人民币体验滑雪运动。事实上,数字人民币已与冬奥会深度融合,中国银行展区就以“服务冬奥”为主线,着力推进数字人民币与冬奥特色场景深度融合,展出了诸多创新设备,首台数字人民币兑换机也将服务北京冬奥会。

(王君/摄图)
丰台区抢抓数字货币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服贸会开幕以来,石景山区、海淀区、丰台区、顺义区、怀柔区等多区借助展览、论坛、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宣传自身区位优势。其中丰台区将“数字人民币”作为主要方向。
“这次服贸会,我们和各个机构一起带来了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数字人民币体验服务,比如京东科技将以互动化、沉浸式的方式展示其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过程中的供应链+场景+技术的服务实践,让大众亲身感受到了科技产品给日常支付带来的便捷体验和乐趣。”丰台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落户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已与数研所签订金融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未来双方将通过整合技术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技术研发投入,打造数字货币技术与应用生态圈。
目前,丰台区已实现餐饮购物、旅游消费、绿色消费、消费扶贫四类线下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全覆盖,多个领域首创性应用场景陆续铺开:全市首个公开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测试、全国首例通过数字钱包完成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全市首张数字人民币保单、全市首个政府信息公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与此同时,丰台区也积极推动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银河证券等重点金融机构围绕数字人民币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创造更多数字人民币领域“1+1>2”的丰硕成果。
丰台区方面表示,展望未来,丰台区将进一步探索全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场景,探索“科技+金融”的业务创新点,规划建设数字金融科技产业园,拓展特色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搭建数字金融产业发展交流平台,高水平举办数字金融论坛,推动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金融示范区。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