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潇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已经发行的新增地方专项债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租赁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等房地产相关的专项债金额达6400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涉及城中村改造的专项债增长显著,发行达816亿元,同比增长约1.4倍;同时,涉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的专项债发行金额也分别达到632亿元、1302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依靠市场资金独立运作难度较大。专项债的支持能够为城市更新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带动项目更快落地。
为何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增长更为显著?在业内人士看来,城中村改造专项债融资增长显著,与一线城市稳健的新房市场走势、可控的库存指标密切相关。尤其是2025年以来,核心地段高溢价优质地块受到市场青睐,为城中村改造提速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发展环境。
广东省在全国城中村改造进程中走在前列,其经验具有代表性。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广东省流动人口多、城中村数量大,公共设施和城市新基建的补短板需求十分突出,潜力也非常大。专项债对城市更新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改造资金,更关键的是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更新,实现城中村改造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不仅仅是专项债,地方政府正在着力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城市更新。例如,10月1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该行动计划指出,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城市更新多元化投资体系。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推进相关资金整合使用。在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落实城市更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