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群
5月11日晚间,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共推出18宗涉宅地块,土地总面积超2436亩,上述地块将于6月3日进行拍卖。这标志着合肥市集中供地正式开启。
据悉,这是合肥首批集中供应的18宗地块,分别位于合肥滨湖科学城、包河区、新站区、高新区、蜀山区、庐阳区、经开区等区域,土地用途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滨湖科学城3宗,包河区2宗,新站区4宗,高新区1宗,蜀山区3宗,庐阳区1宗,经开区4宗,而瑶海区并无土地供应。
从地块位置来看,滨湖科学城、包河区和蜀山区相关地块都是绝佳位置。
本次供地购买须知细则中,将拍卖方式调整为“价高者得+最高限价时转竞配建租赁住房+摇号”。
具体来看,第一阶段,竞买人以举牌方式应价,在未达到最高限价时,报价最高者且高于保留底价者为竞得人。
第二阶段,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转竞拍配建租赁住房,以计容建筑面积最大者为竞得人,配建最高比例不超过拍卖地块住宅计容总建筑面积的25%。此阶段竞得土地的,住宅预售形象进度须达到地上建筑层数50%以上的,方可进行销售。
第三阶段,竞配建租赁住房达到最高比例时,如有其他竞买人继续参与,则摇号产生竞得人。此阶段竞得土地的,住宅预售形象进度须达到地上建筑层数80%以上的,方可进行销售。
另外,除了高新区的1宗地块外,合肥市还首次对出让地块设定了毛坯备案价。据悉,高新区地块应为定向开发,大概率是中科大教职工生活配套区。而合肥今年内第二次、第三次集中供应土地,计划分别于8-9月和10-11月集中出让。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