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丽)“当前市面多数AI教育产品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痛点——底层知识库沿用旧课标知识框架和知识授课逻辑,与新课标教学要求严重脱节。”日前,在媒体沟通会上,北京读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伴鱼”)旗下伴鱼智学首席学科专家韩秀慧表示。作为教育部新课标培训专家,她带领团队耗时3年构建的“纳米级知识标签体系”,正成为破解该难题的核心引擎。
据了解,这一体系将知识点拆解至“常识性认知”级别。基于此开发的AI私教模型,在省级专家双盲评测中,对新课标理解准确率达98.5%,1对1辅导能力模拟真人教师水平达99.8%。
数据壁垒+轻量化产品加速市场渗透
据悉,依托7000万用户、3000万节课程的学习数据,伴鱼构建了国内最大的垂直教育知识库。其项目负责人陈现麟透露:“公开代码时代的技术壁垒已被打破,7000万用户产生的专属学习数据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他表示,这一优势直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成本革命方面,AI通识课定价百元。场景覆盖方面,单APP实现学、练、测、作品生成闭环。全科辅导、作文批改、口语对练、单词速记等功能在三四线市场反响热烈,用户增速达一线城市3倍。
政策东风催生百亿元AI教育市场
目前,我国相关教育政策支持教育垂直大模型研发。据了解,伴鱼智学已完成了新课标对齐。其全科辅导产品覆盖全国教材版本,单元同步测评精准度达97.14%。同时,其顶级产学研专家All in AI。其中,伴鱼智学CEO黄河为前字节跳动产品创始合伙人和高级副总裁。伴鱼智学负责人陈现麟为前小米架构专家,分布式系统专利作者。
“未来3年将现分野:通用大模型难以解决教育场景的深度需求。”教育行业分析师张明指出。伴鱼的实践验证了垂直赛道的可行性——其伴鱼智学续费率79%,印证了“技术+教研+数据”三重壁垒的商业价值。
随着国家“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扩至县域,深耕纳米级知识图谱的伴鱼模式,有望为教育科技赛道开辟全新增长极。
(编辑 何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