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敏)2025年1月16日上午,国家医保局举办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发布活动。本次发布活动旨在推动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与应用工作走深走实,保障药品耗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定点医药机构等社会各方做好采集、上传等工作,提升参保人追溯码信息查询应用能力。
2024年4月份以来,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
为加快推进药品耗材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全链条追溯,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集中力量、统一部署,形成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总体框架和“12345X”工作思路,其中“1”是搭建一个平台;“2”是实现国家和省级两级部署;“3”是开展采集、梳理、调用三项工作;“4”是传输“追溯码、医保编码、商品码”三码映射关联信息、大中小包装级联信息、追溯码识别规则和全链条追溯信息四种信息;“5”是服务行业管理部门、药品耗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群众五类主体;“X”是赋能未来其他广阔场景。
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对“12345X”工作思路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强调,针对药品耗材生产、流通企业,遵循“采码不赋码”“自愿上传”“权责对等”“创新赋能”的工作原则,着重填补生产端、流通端追溯信息采集空缺。
追溯信息上传将为药品耗材生产流通企业将带来极大助益。针对生产企业,追溯信息上传有助于维护企业权益、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合规经营、提升品牌形象和提供决策支持。针对流通企业,追溯信息上传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混入、提供数据决策和提升内部管理能力。
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曹文博表示,针对生产流通企业,本着自愿互惠的原则,凡向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传本企业药品耗材三码映射关联信息、大中小包装级联信息,以及产品在本企业所涉环节追溯信息的,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可批量提供关于本企业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追溯信息。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