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是
11月28日,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金诺”)发布公告称,在埃及总理Mostafa Madbouly的见证下,控股子公司川金诺埃及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埃及土地供应商El Sewed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mpany-Ain Sokhna S.A.E.(以下简称“Sewedy”)签署了项目土地《用益权转让协议》。这标志着川金诺(埃及)苏伊士磷化工项目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项目用地正式落地。

川金诺与埃及土地供应商签约现场(公司供图)
公告显示,川金诺计划在埃及建设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30万吨工业湿法粗磷酸、15万吨52%磷酸、30万吨磷酸一铵、2万吨氟硅酸钠项目。项目总投资19.34亿元,建设周期为三年。
川金诺表示,公司本次在埃及投资建设磷化工项目,正是顺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举。在此基础上,公司经过缜密的考察和详细的论证,认为埃及具有便捷的物流优势、丰富的资源要素以及相对可靠的工业基础条件,能够有效优化产品出口的海运成本。
Sewedy首席执行官Mohamed AlKammah表示,该项目的落地是埃及工业化战略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其意义不仅在于投资规模,更在于引入了先进的磷化工技术。他强调,川金诺项目的入驻将显著提升园区化工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并进一步增强埃及作为区域工业中心的竞争力,这充分体现了全球投资者对埃及具备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与全球出口能力的信心。
川金诺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合作达成的背后,是埃及的磷矿资源禀赋与川金诺的技术实力形成精准互补。”在资源方面,埃及已探明磷矿储量约30亿吨,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摩洛哥和中国,资源禀赋极为优越,但长期受限于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磷化工产业链附加值偏低。
在技术方面,川金诺现拥有磷硫化工领域授权专利数十项,掌握湿法磷化工全链条的技术能力,且具备自主研发的净化磷酸技术,成本控制能力全球领先。川金诺埃及磷化工项目落地以后,将打破欧美企业长期在全球磷化工的技术垄断,标志着中国磷化工技术、管理标准在国际舞台上的进一步突破。
“项目的推动将促进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共赢。”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项目若顺利落地,不仅将进一步优化川金诺的国际产业布局,推动中国先进技术与标准出海;还将为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创造稳定外汇收入、扩大就业规模、带动农化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