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共选举产生7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一批上市公司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人员成功当选备受关注。据梳理,他们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能源与矿业、信息电子等行业。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5年院士增选为民营企业科技人才新增8个专项名额。本次当选者多为企业首席科学家、核心技术带头人等,他们长期主导技术攻关与量产落地,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与产能,形成了闭环。同时,可以看到,此次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紧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着重从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
在当选名单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廉玉波等人的上榜尤为引人关注。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和高水平制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数据显示,其产能从2020年的不足70GWh,增长至2024年的676GWh,5年间实现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同时,公司攻克了PPB(十亿分之一)级大规模制造工艺装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建成了锂电行业全球仅有的三家“灯塔工厂”企业。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吴凯的突出贡献。
吴凯自2011年加入宁德时代以来,始终聚焦电动汽车产业化关键技术(车用动力电池及其系统集成)、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动力电池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规模化储能电池制造与集成关键技术等领域。他在锂电池前沿化学体系、高效系统集成、高速高精制造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廉玉波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及整车研发工作,斩获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比亚迪表示,廉玉波此次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既是对其个人成就的认可,更充分彰显了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未来,比亚迪将继续秉持工程师文化,持续突破新能源汽车技术新高峰,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吴凯、廉玉波、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王晓云等技术领军人物成功当选,彰显了“企业是创新主体”定位,有利于激励高层次人才向产业一线流动,为技术转化注入强大动力。
丁长发表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科技创新”一章明确规定“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这有利于加速实验室成果从“论文”走向“产线”,推动前沿技术更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