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行业科技创新热情高涨

2025-10-24 02:4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文婧 见习记者 王楠

    10月2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19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63.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2%,零售渗透率为56.1%;同期,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67.6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5%,批发渗透率达到58.5%。

    在此基础上,截至10月19日,今年以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950.2万辆,同比增长23%;同期,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112.3万辆,同比增长30%。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坚成果显著,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韧性逐步显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发展动力强劲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达158万辆,同比增长2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中银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显示,预计随着销售旺季到来,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长,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既展现出产业在技术与规模方面的领先优势,也反映出国内外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不断提升。随着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普及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未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下,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着力强化竞争优势

    据悉,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近日披露了关于签署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公告显示,华友钴业子公司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衢州新能源”)与LGEnergySolution,Ltd.(以下简称“LGES”)签订《三元前驱体供应协议》,约定2026年至2030年期间,衢州新能源预计向LGES及其指定采购商供应三元正极前驱体产品预计共约7.6万吨。

    同时,华友钴业子公司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及BAMOTECHNOLOGYHUNGARYKFT.(以下简称“匈牙利巴莫”)与LGES及其子公司LGEnergySolutionWroclawSp.Z.o.o.(以下简称“LGES波兰工厂”)签订三元正极材料《基本采购合同》,2026年至2030年期间,匈牙利巴莫预计向LGES及其子公司LGES波兰工厂销售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合计约8.8万吨。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速推动产业化进程。该公司已在韩国布局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并建设6000吨/年的前驱体产线。此外,该公司在波兰的2.5万吨/年的三元正极产能也正加紧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主要生产高镍和中镍三元等核心产品。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张和技术革新,将有效推动上游电池材料行业企业发展。一方面,为有效提升车辆续航里程,企业趋向于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材料,并采用新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电池材料企业会通过产能全球化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生产流程,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业务版图,强化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能突破也是多家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其参股公司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已完成半固态电池安全突破,通过电芯级全针刺及pack级热失控测试,并开发出高安全性固态电解质涂层,可实现长时间高温烘烤下无变形、无收缩,具有很强的可制造性。

    面对当前产业趋势,武泽伟建议,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从技术创新、业务拓展和战略协同三方面着力,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在技术方面,应聚焦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核心领域实现突破,形成差异化优势;在业务方面,可加快布局快速充换电、智能底盘、车网互动等新兴板块,拓展增长空间;在战略层面,可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建设数据共享平台等方式,增强协同效应与可持续竞争力。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