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凌晨
9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了3则批复,涉及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国投泰康信托3家信托机构的核心高管变动。具体来看,监管部门核准吕天贵中信信托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王欣平安信托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包恋群国投泰康信托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作为掌握重要决策权的核心高管,其履历受到市场关注。公开信息显示,上述新任高管均具备银行、信托等金融行业长期从业经验。举例来说,在担任中信信托董事长前,吕天贵长期任职于银行系统,曾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零售银行部总经理、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等职位。王欣先后任职于平安银行、平安资管等金融机构,拥有24年商业银行与5年保险资管公司工作经历。
年内信托公司高管变动频频,职位类型涵盖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副董事长、首席信息官、首席合规官、财务总监等。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帅国让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信托公司高管变动可能出于多方面原因。一方面,监管政策的调整会使得信托公司的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公司可能会更换高管。另一方面,信托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公司可能会聘请更有能力、更有经验的高管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信托公司自身的战略调整也是高管变动的重要原因。当公司因市场环境或行业趋势变化而调整发展战略时,往往需要新的高管团队来推动实施;若公司业绩长期未达预期,董事会也可能通过更换管理层来寻求经营改善。”帅国让说。
在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看来,信托行业高管变动频频,原因主要在于行业转型的刚性需求。“在信托三分类等新规要求下,信托公司传统通道业务空间收窄,需从‘规模导向’转向‘服务导向’,高管变动可能是公司进行业务转型的主动选择。”田利辉说。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统计,截至9月21日,有18家信托公司的核心高管(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发生变动。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在信托行业转型大背景下,高管变动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帅国让认为,新高管或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业务转型及创新、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随着信托行业转型发展,资产管理信托与资产服务信托成为竞争“主战场”,具备专业能力与创新视野的管理层成为公司在竞争中突围的关键,而专业人才梯队是业务转型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