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琦
8月29日,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10.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9.76%。
对于营收及净利增长的原因,晶科科技在报告中指出,营收增长主要系户用光伏电站滚动开发业务营收规模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上涨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电站产品化交易规模增加,电站交易带来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持电站规模约5953MW,自持独立储能电站规模约657MWh。2025年上半年共完成发电约35.91亿千瓦时。
在行业政策频出、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格局下,公司积极响应灵活制定发展策略,构建了其独特的增长飞轮,也进一步凸显了公司践行稳健经营的价值韧性。
“今年伊始,《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及《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相继出台,标志着新能源行业由之前的规模化发展正式迈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处于政策切换窗口期的重要节点,包括公司在内的电站运营商主动调整投资决策和业务节奏,并针对更长期的新阶段挑战,全面升级各业务线精细化运营能力。”晶科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类型电站高质量开发并网
轻资产运营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晶科科技除把握新老划断时间窗口“抢装”一批光伏项目外,在政策和快速变化的产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明朗情况下,公司主动控制了自投项目的投资节奏,上半年新增装机量约233MW。同时公司继续深耕和拓展区域市场,积极储备更多新能源指标和签约项目,为未来发展蓄力。上半年公司获取开发指标1465MW,其中包含风电330MW,延续了多年来的民企领域头部优势。
在工商业分布式方面,公司实现新增装机并网124MW,合作业主包括阿里云、京东、顺丰、福特、苏泊尔等。公司下半年亦将主要围绕乙方服务模式开展工商业分布式业务,力争创造更多核心利润。
此外,公司轻资产运营成效显著。上半年,公司推动户用光伏业务聚焦存货周转,实现出售652MW,对比年初存量1077MW,周转率超过60%,助力公司实现“轻资产转型”。此外上半年公司还完成约77MW的工商业分布式资产包出售,对营收和利润形成一定正向贡献。公司预计今年电站转让整体规模较去年将进一步增长,覆盖不同类型电站产品,下半年也将持续兑现。
在新能源电站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大背景下,公司也直面挑战,重点布局发电业务的精细化运营。公司通过优化市场化交易策略、积极参与绿电交易、配储、源网荷储协同等精细化运营方式手段,稳定和提高项目结算量价水平。
深耕综合能源服务
创新业务多点布局
在打造优质电站资产的同时,晶科科技持续深耕相关综合能源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储能业务发力放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甘肃省新增网侧独立储能并网360MWh。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开发储能项目规模达到3.9GWh。储备资源的快速放量无疑为公司后续储能业务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售电业务持续盈利,在业务覆盖的9个省份内实现新签约客户686家,签约电量16亿度,交易电量75亿度。凭借多年积累的强大用电客户资源,公司售电业务有望同公司发电侧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打造电力资产精细化运营立体矩阵和平台化服务能力。
源网荷储微电网方面,继去年腾讯河北怀来东园数据中心“风光储”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之后,报告期内公司于江西上饶打造的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项目也正式投运。此外公司积极探索更多平台化服务能力,市场化储能代运营实现突破,成功签约66MWh,新能源电站代理交易规模达到342MW。余热改造、节能咨询、碳服务等低碳解决方案在内的多个创新业务,公司也在发展推进中。
此外,近年来晶科科技在加速开拓海外市场,以全球资源整合力布局全球。公司深耕海外发电市场十年,在海外市场拥有卓越的项目开发能力,良好的金融机构合作关系及成功的EPC管理经验。凭借海外业务的品牌优势和开发经验,公司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海外发电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海外电站已并网运营规模达到444MW。报告期内累计新增开发光伏和储能项目达到900MW。
“站在新一轮变革的当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审时度势调整思路与打法,更快培育新增长点是摆在每家公司面前的课题。对于电站运营商来说,在夯实比拼基本盘业务的同时,抓住更多细分优势赛道的机会和资源,用突围的视角走差异化路线,更快跑起来才是关键。”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此表示。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