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琦
7月2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山西大同召开“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会议中表示,综合整治“内卷”是2025年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自去年起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已积极倡导“反内卷”,并采取措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明确提出依法整治光伏行业无序竞争,推动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作为光伏行业头部企业,针对本次研讨会所强调的任务,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回应称,未来公司将通过高质量的技术研发、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一站式光储融合服务以及全球化布局等手段,用实际行动积极破局行业“内卷”,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创新性、差异化的“反内卷”之路,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生态环境。
对现有产能进行大面积升级改造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尤为突出,打破同质化竞争僵局唯有创新。
对此,晶科能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重磅产品,即基于新一代TOPCon技术的TigerNeo3.0组件,最高功率为670W、转换效率达24.8%、双面率高达85%-90%,背面发电增益达10%-30%(高反射地面场景)。
“公司今年将完成40%以上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预计2025年底前形成40GW-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近日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升级改造不涉及新增产能,有利于进一步加速行业产能出清,助力行业‘反内卷’。”
晶科能源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走在行业前列。截至2024年底,晶科能源累计共申请专利超4400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近3000项,其中N型TOPCon专利467项,数量行业领先,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5%左右,据统计自2021年至2024年,仅三年晶科能源研发投入高达195.58亿元。
得益于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及布局,晶科能源屡次打破电池和组件效率世界纪录,最新的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转化效率达34.22%,这一系列突破推动了钙钛矿叠层电池加速成为下一代量产主流产品的可能性。
光储融合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长期来看,光伏市场发展须解决电网消纳瓶颈,同时光储配套必要性进一步提升。”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近年来,‘光伏+储能’成本大幅下降,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光伏+储能’终将进入平价时代。”
据了解,晶科能源借助在光伏领域的多年深耕,早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海外储能业务,主要为海外客户提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今,基于户储、工商业储能、源网侧储能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晶科能源不断迭代升级储能解决方案,推动光储协同的多元化智慧能源应用。
6月底,晶科能源对外称,晶科储能与希腊能源公司Metlen集团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框架协议,正式确立了双方在电网侧储能系统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智利和欧洲市场部署超过3GWh的储能项目。
数据显示,2024年晶科能源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较上年同期实现高增长。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储能业务的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计划全年储能系统出货目标6GWh,有望成为公司第二价值增长曲线。
“光储一体化一直是公司的战略方向,近年来公司充分利用光伏渠道优势,深化客户合作,持续迭代光储系统解决方案。当前公司储能业务逐步成熟,2025年公司将继续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公司有信心完成全年出货目标。”上述负责人称。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