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A+H”公司达160家

2025-07-17 23:52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7月16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当前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论证等工作。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7日,年内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当前,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已有160家。

    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内地和香港市场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未来赴港上市浪潮有望延续。

    超4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推进中

    7月份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迎来一波小高峰。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最新数据,7月1日至11日,已有11家A股公司递交港股上市备案申请。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41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包含备案成功、尚未备案以及正在备案公司)。

    在市场人士看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积极性提升,是政策支持、企业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政策角度来看,去年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去年10月份,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位居全球第一。

    “监管制度优化,是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主要推动因素。”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企业自身需求来看,部分公司意在构建海外融资平台,丰富融资渠道;部分公司需要推动海外业务拓展,贴近海外投资者,满足国际化战略需求;部分公司希望借港股上市进一步提升海外投资者占比。”李求索表示,赴港上市的企业中,部分企业如宁德时代等境外收入占比较高,国际化发展需求是其赴港上市的重要考量因素。

    展望未来,中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文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2年到3年,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将持续增加。

    李求索认为,未来相关监管制度有望持续优化,两地市场协同效应或进一步释放。

    高市值、国有企业占多数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大市值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也给市场带来一定示范效应。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新晋10家“A+H”公司中,9家A股市值在百亿元以上,其中有5家市值在千亿元以上。这10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募资合计868.85亿港元。

    张文宇表示,今年港股上市的“A+H”公司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市值体量高,新增公司有一半市值在千亿元级;二是分红能力强;三是科技属性凸显。“A+H”公司在流动性、估值与行业权重上对港股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去年以来新晋‘A+H’企业多为消费与科技行业公司。”李求索表示,另外,大市值企业占比较高。今年以来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半数公司总市值超千亿元,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产生明显的示范和集聚效应。

    综合来看,目前,“A+H”公司以高市值、国有企业为主。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7日,前述160家“A+H”公司中,有109家为国有企业,占比68.13%。仅以A股市值来看,141家A股市值超过百亿元,占比88.13%,其中,54家A股市值超过千亿元。

    AH股溢价有望持续回落

    一直以来,A股相对于港股存在溢价现象,但是今年以来,AH股溢价呈现回落趋势。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7日,上述160家公司中,有155家A股股价对港股存在溢价,占比96.88%,但宁德时代等5家公司A股股价对港股出现折价。7月17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收报127.65点。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收报127.65,这意味着A股价格平均较H股高出约27%。”张文宇表示,这一长期存在的价差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并未全面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其次,A股和港股投资者结构差异明显,H股以机构资金为主,更注重现金流折现;再次,市场交易制度不同,港股实施T+0制度,允许卖空且无涨跌停板,价格发现效率较高。

    在李求索看来,AH价差长期存在是市场和投资者结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虽然同一公司的A股和港股“同股同权”,但两地市场在投资者结构、交易、流动性等多个方面均存在诸多差异,叠加不同投资者对同一家公司持有不同观点,因此存在价差也属正常。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AH股溢价水平有所回落。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7日,年内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下降10.73%。

    李求索表示,今年以来,AH股溢价水平呈现趋势性回落,南向资金对港股的持股比例和交易占比系统性提升为主要原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的底层原因是港股在产业结构、股东回报与估值等方面吸引力较高,以及近年来互联互通制度持续优化。

    市场人士认为,未来AH股溢价水平将继续回落。李求索表示,基于外资流出的冲击减小、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因素,AH股价差有望收窄,港股红利、科技等板块或具有更大的价差收敛机会。

    张文宇表示,随着双向资金通道扩容、ETF互通及境内做市机制完善,AH股价差将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得益于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与高分红板块吸引力较大,H股估值中枢将上移。预计中长期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有望回落至110点至130点区间。分行业来看,高股息、金融等现金流稳健板块溢价将率先收敛,新能源、创新药等成长赛道仍可能维持偏高溢价。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