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高峰
去年以来,由于供需错配,从多晶硅到组件,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行业龙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在2024年度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在这种行业状况下,破“内卷”成为行业的焦点。在6月30日下午举行的隆基绿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总经理钟宝申就公司BC产能、破“内卷”等问题和与会股东进行了交流。
加速BC产能布局
当前,由于供需错配,行业开工率普遍不足。对于股东关注的公司开工率问题,钟宝申并不避讳。
“目前硅片环节的开工率在60%到70%之间,电池环节处于满产状态。”钟宝申称。
在行业平均开工率不足60%的情况下,隆基绿能的电池生产线为何还能呈满产状态?钟宝申表示,这主要是公司BC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公司应该是今年上半年外采电池最多的企业。随着公司自有产能的不断爬坡,电池将实现自给自足。”
“6月份,公司的BC二代产品单月生产2GW,预计9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3GW,11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4GW。”钟宝申表示,下半年公司BC二代产能将加速爬坡。
2025年,隆基绿能将重点优化产能结构,集中资源开展BC二代先进产能建设和升级迭代,预计到2025年末,BC二代电池和组件产能均将提升至50GW。
在行业整体供需错配的情况下,隆基绿能的BC产线却保持100%的开工率,这就是“先进的产能永不过剩”的真实写照。
值得关注的是,隆基绿能在2025年6月11日正式发布了HIBC技术及产品,HIBC组件功率突破700W,量产效率高达25.9%,功率密度超过259W/㎡。这个被业内称为BC三代的产品也成为与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目前HIBC电池技术的规模化量产条件已经成熟。”钟宝申透露。
此外,隆基绿能将立足下一代产业化技术,持续加大前瞻性研发布局。不久前,隆基绿能连续刷新自己此前创造的单结晶硅、晶硅-钙钛矿叠层两大主流电池赛道的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战略转型破“内卷”
谈到行业破“内卷”及产业整合的情况时,钟宝申表示,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出清,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的方式出清,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此前半年多时间里,行业内部实际上已经进行了持续沟通,即便有一些产业整合的思路也需要获得管理部门的支持,否则难以实行。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落实解决。”
“不管如何,隆基绿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是把外部的环境假想成最差的情况来做计划。”钟宝申坦言,一个优秀的企业是要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的。
“公司正在致力于由原来单纯的‘科技制造’向‘科技制造+科技服务’转型。”钟宝申表示,隆基绿能不仅仅是光伏产品的制造商,而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绿电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隆基绿能不再是简单地把光伏板卖给客户,而是要针对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具有复杂情况的客户,比如机场、水务公司等,给他们提供系统的绿电解决方案。”钟宝申表示,以此推动光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紧密结合,带来更优的项目收益。
“隆基绿能未来希望,科技服务和科技制造的收益能够各占一半。”钟宝申称。
隆基绿能目前已经探索出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交通、生态修复等领域和光伏的互补方案,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比如,宁夏腾格里沙漠3GW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45亿度,相当于再造2.4万公顷森林;乌兹别克斯坦100MW光伏项目采用智能跟踪支架系统,发电效率提升15%,成为中亚能源转型标杆。在城市屋顶方面,隆基绿能的BIPV产品已覆盖博鳌论坛会址、北京工体等地标建筑,其“隆顶”系列可承受1.5吨/㎡荷载,兼具建材与发电功能。西安中大国际商业中心项目25年碳减排量可观,成为“光伏+商业”的经典案例。
“公司将持续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公司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钟宝申称。
根据隆基绿能的计划,公司今年预计硅片出货量120GW,组件出货量80GW到90GW。其中,BC产品出货占比将超过25%。
“在过去十年中相当多的时间里,隆基绿能都处在行业引领者的位置,是有领先能力和底蕴的。”钟宝申表示,今年,我们提出“重塑冠军气质”,是要重塑冠军的目标、担当和意志。具体目标是指企业在市场中要争第一,追求合理的规模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