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海信日立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构筑高效、稳定“质量链”的坚实底座

2025-04-25 11:09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贾丽)位于山东青岛的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日立”)黄岛工厂,在去年10月份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灯塔工厂”,也是全球暖通行业首座多联机空调灯塔工厂。入选“灯塔”不仅是荣誉,更是对一家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柔性生产和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验证。

    近日,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海信日立总裁胡剑涌在与业内专家及记者沟通中,揭开了打造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的战略逻辑以及企业在全球竞争加剧中如何坚持“产品为先”的长期主义理念,在全球中央空调制造业中脱颖而出。

    灯塔工厂背后的产业逻辑

    在制造业全球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国家电企业正加速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海信日立打造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对产业效率与结构升级的一次系统性回应。

    

    公司供图

    灯塔工厂并非简单追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其本质是通过深度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流程的可视化、柔性化与精准控制。正如胡剑涌所言,企业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落地70余项创新点,远超“灯塔工厂”评选通常要求的6至7项,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效率领先”。

    多联机作为中央空调行业中技术门槛高、制造复杂度大的细分领域,一直是中国品牌全球突破的重要阵地。海信日立围绕生产痛点进行结构性优化,如“两器”黑灯车间、“天车”空中物流、多点焊接自动化等应用,使得焊接环节用工效率提升63%、不良率下降57%,构建起一条高效、稳定的“质量链”。这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跃升。

    变局中稳健突围

    当前,全球空调行业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稳定性下降等。

    胡剑涌指出,公司在全球已布局36个制造基地,海外产能具备协同调配能力,可以通过调整优化应对局部压力。他强调:“真正的底气,还是来自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制造效率的全球最优。”

    同时,公司也在持续进行研发与制造端的投入。通过引入模块化参数设计、供需预测算法、产销协同引擎等数字化工具,海信日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9%、成本下降35%、产品迭代提速37%。此外,在ESG与绿色制造方面,公司自建冷媒回收再利用系统,不仅践行可持续理念,也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正如海信日立助理副总裁周志刚所言,长期坚守制造业不动摇,正是支撑海信日立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底盘。

    从“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这个底座出发,海信日立所展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探索成果,更是当下中国制造在激烈竞争中坚持本质、追求卓越的缩影。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