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傲男
中国毛发医疗行业正经历一场由消费需求升级与科技创新共同驱动的产业变革。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超过2.5亿人饱受脱发困扰,脱发率已高达17%。同时,脱发问题愈发趋于年轻化,《2024中国脱发防治白皮书》显示,24岁前出现脱发征兆者占比60%,30岁人群脱发率达83%。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至2028年,中国植发市场规模将突破1165亿元,而整个毛发医疗产业链的扩容空间远超此数值。
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毛发医疗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头部植发企业踏上了品牌化、连锁化和资本化之路,甚至还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行业从野蛮生长到价值重构
回溯中国植发行业发展轨迹,2016年至2018年堪称行业爆发期。全国植发机构数量从千家量级激增至3000家,年均增速达100%。至2023年底,中国植发机构总数接近5000家。这种超常规增长背后,是消费升级浪潮下“颜值经济”的集中爆发。
随着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毛发健康需求呈现年轻化、预防化、个性化特征。但行业粗放式扩张也暴露出深层次矛盾:传统植发手术存在手术时长超6小时、恢复周期长达9个月、毛囊存活率波动于60%至90%区间等技术瓶颈,叠加术后毛囊炎等并发症风险,导致行业客诉率长期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养固发行业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这种供需错配催生行业转型动能。当前,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抑或是医疗从业者,都在期待具有创新性、科技性和临床性的养护发模式。
头部企业开始探索“植养固”一体化模式,将服务链向前端预防和后端养护延伸。例如,依靠传统植发模式起家的雍禾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拓展新的业务模式,比如5种疗法联合治疗,包括配方渗透疗法、多肽疗法、胶原疗法、光电、微针美塑。
在技术迭代浪潮中,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成为破局关键。深圳诗碧曼科技建立的智能检测实验室颇具代表性:通过百万级头皮影像数据库训练AI算法,可实现毛囊密度、油脂分泌、微循环等核心指标的精准检测,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AI智能生发科技品牌LUSHLUCK研发的“毛囊源力炮”技术,是国内首个能量与成分协同增效,促进多种胶原蛋白内源性再生的防脱生发技术。
胶原养护发产品有望普及
在产业升级中,北京赛维森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森生物”)凭借“十七型胶原养固发项目”脱颖而出。据记者了解,赛维森生物联合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等机构开展了《亚贝芙》十七型胶原养固发项目,并发布《微针疗法联合〈亚贝芙〉十七型胶原的临床观察报告》,这意味着十七型胶原在头皮抗衰和毛发养护领域的疗效不仅获得了临床实证,也为行业提供了科学性的发展指引。
“随着人们对头发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各种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这个行业可以将其归类为‘护发行业’,其中包括养固发、生发和植发等多个细分领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理事、医疗营销专家董来孝康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养发主要依托于专业的医生开具的中药、西药或者保健品,侧重于早期脱发人群,植发则适合后枕部头发茂密且头顶脱发不太严重的人群,而养固发在理论上适用于所有的脱发人群,既能很好地解决脱发问题,也能起到保养现有头发的作用,这也是护发行业最具前瞻性的一个细分领域。
北京朝阳医院皮肤与医疗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刘柳表示,通过临床实证和数据统计,微针联合胶原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脱发状况:一是能够有效改善头皮的健康状况,为毛囊干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分化提供良好的土壤,助力实现毛发再生和减少白发的目的。二是能够显著增加头发密度,使头发更加浓密。三是可以有效促进毛发直径的增长,改善毛发质量使头发更加粗壮。
赛维森生物方面对记者表示,报告发布之后,养护发新模式将逐步地从临床实证走向实践应用,且随着更多的样本积累和数据统计,胶原养护发产品有望在各地医疗系统内得到普及,从而为脱发人群带来真正有效的福音。
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迭代正推动植发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赛维森生物等企业打造的“检测-评估-干预-跟踪”闭环,实质是构建毛发健康管理的新基建。新型毛发技术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植发机构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的拓展。通过提供一站式毛发综合管理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