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炎涛
4月22日,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建工修复(300958)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8894.31万元,同比增长6.82%。
凭借深耕环境修复领域和持续的研发创新投入,建工修复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公司2021年瞄准技术前沿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研发费用3605万元,同比增加23.59%。依托国家专项课题加强多项研究技术整合,实用型技术实现突破,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引领,积极研发原位加热、化学氧化等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强化智能化修复技术与修复装备微小单元的研发与整合,加快微生物高效修复技术储备,推广绿色修复技术,报告期内公司技术服务效益贡献稳步增加。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建工修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35余项,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中,公司牵头及参与的项目课题数量行业领先。“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连续管式原位注入技术及装备”等技术经第三方认定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累计获得境内外154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55项(含国际发明专利6项)。公司参与的科研项目先后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环境修复行业成长空间和路径迎来新的变革和机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的投资并购,逐步构建基于污染土壤、含油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与土壤修复业务协同联动加快市场布局。在国家启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工作背景下,公司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机融合,ypomo在工业废弃地再利用、矿山修复和农田修复等领域,探索多样的“修复+”模式。
2021年,建工修复打造固废利用+环境修复的“以废治废”模式,产业链逐步向高附加值延伸。承接矿区修复治理项目,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与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径。结合当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建工修复将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为引领,以投资并购为手段,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经营业绩和综合实力,持续保持公司在修复领域的领先优势。
(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