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稀土行业持续高景气 北方稀土预计2021年净利润最高增507.79%

2022-01-14 17:1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春莲 马宇薇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马宇薇

    1月14日,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49.01亿元-50.61亿元,与上年同期8.33亿元相比,将增加40.68亿元-42.28亿元,同比增长488.58%-507.79%;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47.07亿元-48.67亿元,与上年同期8.06亿元相比,将增加39.01亿元-40.61亿元,同比增长484.16%-504.02%。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普遍上涨,初级商品供给相对紧俏,煤炭,石油,铁矿、钴矿等均在快速上涨,稀土市场也不例外。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备国和出口国,稀土价格上涨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因此,包括北方稀土在内的稀土行业和其他矿业公司,一改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的颓势,随着量价齐涨2021年业绩相对喜人。”

    稀土需求攀升助力业绩增长

    北方稀土是我国最早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国有控股稀土企业,依靠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掌控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多年来在行业内率先发展成为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和贸易一体化的集团化上市公司。

    2021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北方稀土的净利润分别为7.75亿元、12.61亿元和11.13亿元。依据上述数据及预增公告测算,北方稀土2021年第四季度将实现净利润17.52亿元-19.12亿元,环比增长57.41%-71.79%。

    王梅婷向记者说道:“北方稀土是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产品供应商,作为六大稀土集团之一,稀土指标占比长期保持在50%左右,每年配额增速基本稳定在10%以上。目前我国和全球风电新能源正处于爆发期,行业年化增速都在30%以上,预计未来我国稀土配额不会明显增加,因此稀土市场上主要产品价格和供需关系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预计价格会稳定上涨,而行业供需关系偏于紧张。”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北方稀土2021年净利润增幅预计达5倍,充分说明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在不断提升。此外,产业链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以及节能电机等行业的旺盛需求,提振了公司业绩水平。”

    “未来稀土行业最大的特点是行业快速整合、行业集中性进一步提高。”王梅婷进一步谈到,由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永磁制造等行业带来的稀土需求量快速上涨,预计2022年我国稀土控量保价、量价齐涨的态势不会改变。此外,随着稀土行业进一步整合,预计我国在稀土深加工和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北方稀土表示,2021年,随着上游供给侧优化及下游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终端消费需求支撑拉动,主要稀土产品市场供需局面得到改善,推动稀土市场主要产品价格震荡走高,交易活跃度增加,企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稀土生产加工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得到改善。

    能源经济打开稀土产业新赛道

    2021年,稀土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稀土价格整体保持在高位。进入2022年,在“双碳”目标之下,新的能源经济结构也为稀土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绿色环保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新增需求的出现也将进一步打开稀土产业新市场。

    王梅婷进一步分析道:“稀土是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且可替代性较差。由于需求相对刚性,且稀土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成本占比不大,因此稀土一旦出现供需缺口供不应求,则价格弹性可能较大。”

    祁海珅表示,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对于稀土永磁产品以及节能电机的需求强度随之增加。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在国家管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其行业生产、运营也在向高质量方向进行升级发展,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逐渐成了新常态,行业的供应市场格局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偏紧状态。

    在王梅婷看来,能源经济下,稀土产业在深加工和精密制造等方面有较大潜力。“我国目前在中重稀土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未来伴随着稀土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行业价值链会从采掘向深加工发展。”

    “随着高效、节能的稀土永磁电机被下游多个行业广泛使用和充分了解,其产品的高经济性、高节能、低损耗等优点在应用过程中会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价值体现,在‘化石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产品新能源化’的大潮流及强趋势下,新能源赛道下的高效节能电机等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于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的旺盛需求的确定性也会更强。”祁海珅如是说。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