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产频道 > 地产行业 > 正文

绿城中国上半年销售额达1221亿元 投资注重“做一成一”

2025-07-04 15:1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陈潇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销售榜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中国”)以1221亿元销售额升至行业第二。

    在房地产行业调整周期中,绿城中国凭借一套严谨的投资逻辑和体系化支撑,不仅稳居行业前列,更在核心城市与下沉市场频频开花结果,为行业提供了一份“精准投资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样本。

    深耕核心城市与聚焦三四线标杆

    近年来,绿城中国一直坚持“做一成一”的投资要求和差异化投资策略,深耕核心城市,并狙击投资机会型城市。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绿城中国新增项目42个,总建筑面积约418万平方米,新增货值1088亿元,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达92%,北上杭货值占比达51%,进一步向市场安全区域集中。

    在苏州、南京、上海等一二线核心城市,绿城中国敢于在条件独特的优质地块发力,如苏州玫瑰园,每平方米单价高达10多万元,四个月实现清盘,兼具速度、品质与利润;上海潮鸣东方,凭借卓越产品力,以19.5万元/平方米的售价,开盘即罄;南京金陵月华,去年网签销售额52亿元,在当地高端市场(1500万元以上)占据半壁江山。

    绿城中国“精准投资、做一成一”的策略并非空谈,而是建立在一套严谨的决策体系和筛选标准之上,正如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所言:“在土地获取上,绿城(中国)坚持理性决策,寻求多方验证,有着不断完善的层层把关的决策机制,确保项目决策的正确率。”

    以上述苏州、上海、南京项目为例,“每个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前期对高净值客户真实需求的深度调研与响应。”绿城中国营销服务中心总经理祝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譬如在苏州,绿城中国访谈了老业主、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群体,发现高端产品供给长期不足。”

    此外,绿城中国不少在三、四线城市的项目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浙江强大的三、四线及县级市(嘉兴、义乌、台州等),绿城(中国)实现了“基本全覆盖”。据绿城中国副总裁兼浙江区域董事长、总经理迟峰介绍,“绿城(中国)在台州椒江区的凤起潮鸣销售占了当地新房市场50%的市场份额,整体利润率也不错。”

    在绿城中国管理层看来,即便是在市场容量有限的三、四线城市,只要拿到供需健康的稀缺地块,且自身具备做出溢价产品的能力,就能打出“标杆性”项目。

    在核心城市持续深耕、在三四线市场创造标杆,这种布局的背后,是绿城中国对项目质量和区域资源的精准识别能力。

    精准投资赋能产品力释放

    绿城中国的投资策略为“好房子”建设筛选了合适的土壤。

    在绿城中国的投资决策中,始终将项目安全性置于首位。“关于安全性这一判断标准有多个考虑维度。”祝军解释说,“不仅包括地块是不是优质,竞争大不大,更多要考虑产品力有没有发挥空间以及客户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这也印证了郭佳峰在业绩会上所言,他当时表示,“拿地后的开发运营阶段,绿城会持续自我挖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品质保持行业第一方阵,最终高质量兑现投前开发承诺。”

    唯有选对土地、控好风险,才能为产品力的极致发挥提供舞台。

    2024年,绿城中国编制了《绿城好房子标准》,包含226项条款,其中189项高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天津、长沙、西安、合肥等多个城市的新项目中落地了“绿城好房子标准”。据绿城中国副总裁杜平表示:“这些标准脱胎于绿城内部的‘品质红线’的条款”,而“品质红线”是绿城中国品质管控的铁律。

    面对产品易被复制的挑战,绿城中国建立了持续创新的机制。

    首先就是要洞察客户需求,杜平表示:“客户的骂声是绿城创新的动力”。因此绿城中国要求创新必须直击客户的痛点。

    当获悉南京一园区里有40%的业主养了宠物,绿城中国就在新的项目里植入了“宠物酒店”,不仅满足了业主日常宠物寄养的需求,也为物业创造了一个营收项。

    此外,在部分园区会设置女王空间,都会拿出园区最好的资源来匹配这一场所;在年轻业主居多的园区,以共创专业健身房的形式,努力让健身做到极致;针对预算有限的改善需求,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性价比突破……

    这种以用户痛点为创新原点的理念,或许正是绿城中国持续领跑行业的核心密码。

    杜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国家层面在提倡‘好房子’,这是我们所乐见的,希望行业能有更多好的房子能够让更多人住进去。”

    在行业剧烈洗牌、市场信心有待恢复的当下,绿城中国凭借“精准投资、做一成一”的战略定力、体系化的“好房子”产品力,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潜力。无论是核心城市的深耕破局,还是下沉市场的标杆引领,绿城中国正以其独特的战略路径,为行业在存量博弈、品质制胜的新发展阶段,提供着可借鉴的“韧性样本”。

(编辑 贺俊)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