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阳光诺和上市首日大涨347% 资本加速赋能CRO行业发展

2021-06-21 21:33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敏 贺王娟

    本报记者 张敏 本报见习记者 贺王娟

    6月21日,阳光诺和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这是继美迪西、成都先导、皓元医药之后第4家在科创板上市的CRO(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公司。阳光诺和计划本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初始发行定价为26.89元/股。当日,阳光诺和股价报收于120.09元/股,大涨346.6%。

    阳光诺和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较早对外提供药物研发服务的CRO公司之一。公司上市首日如此高涨幅背后,再次印证了国内CRO行业高景气度。

    “2015年以后,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行业政策红利,CRO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CRO行业的订单主要集中在排名前50的医药企业巨头手中,这也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性不行,只有小部分头部企业盈利。“目前CRO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很强,但需要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引导、激发制药企业的研发需求。”

    CRO行业长坡厚雪

    阳光诺和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0%

    中泰证券发布的研报介绍,随着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能转移大势所趋,国内CRO/CDMO行业需求旺盛,是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长期景气可期。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诺和旗下共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阳光德美、诺和德美、弘生医药,以及2家控股子公司诺和晟泰、诺和必拓,其业务涵盖仿制药开发、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研发服务,并以定制化服务为主,主要包括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三大块。公司招股书披露,阳光诺和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是1.35亿元、2.3亿元、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亿元、0.46亿元、0.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以上。同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2.38%、45.89%和49.59%,高于同业中线水平。

    阳光诺和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仿制药领域,报告期内,阳光诺和仿制药开发业务的收入占比为70%左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收入占比为20%左右,创新药开发的收入占比为8%左右。

    阳光诺和介绍,目前公司拥有约10000平方米的药物研发实验室,约600人的技术团队,自2015年以来,阳光诺和参与研发的项目,已累计取得147项仿制药临床批件或临床备案号;1项创新药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且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另有1项创新药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已取得95项仿制药药品注册受理号,已有6项仿制药首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

    行业景气度高

    赛道上演强者恒强

    随着药物研发环境改善、药物评审加速、医药行业研发资金投入持续增长,国内医药企业对医药研发需求的逐步释放,以及一致性评价带来的增量研发需求,国内CRO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市场竞争激烈,CRO企业在国内不仅要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还得面临跨国CRO公司医药研发的竞争。

    “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很多医药研发外包项目采取的是里程碑式付款,导致CRO企业资金投资大;此外,行业盈利模式、研发方向、价格等因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史立臣向记者表示,当下很多药企的研发需求尚未被激发,CRO企业一定程度上需要去引导这些药企去规划产品、进行研发立项。

    值得一提的是,CRO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主要影响产能因素包括具备医药研发行业相关知识并拥有药物研发经验的技术人才、与研发试验相匹配的经营场所及先进精密仪器设备等。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CRO企业加速利用资本市场跑马圈地,此前行业龙头企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已经实现A股+H股两地上市融资。借助资本的力量,行业势必上演强者恒强趋势。

    据招股书披露,阳光诺和本次募资共4.8亿元,将用于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研发软件,提升公司试验设施条件和突破药物研发关键技术打造功能更为齐全且更为先进的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和申报平台,将资金全部投入特殊制剂研发平台、药物创新研发平台、临床试验服务、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四大研发项目。

    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阳光诺和公司表示,将牢牢把握医药研发服务行业的发展机遇,加强公司在药物研发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通过提供高全方位的服务,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提高公司国内市场份额。

(编辑 崔漫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