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胡艳萍
3月29日晚间,建科机械(300823)发布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建科机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75.0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47.9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1.02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建科机械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实现净利润2542万元,两项数值同比和环比均实现上涨。
建科机械介绍,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公司董事会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力求发展,以技术研发为驱动,在疫情防控、经营业绩、项目开发、技术研发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果,保障了公司稳健经营。
净利润同比增长6.64%
拟10派4.28元
资料显示,建科机械主要从事智能化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智能化数控钢筋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地下管廊、核电水电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装配式建筑、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等领域。
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建科机械营业收入8664.50万元,同比下降13.65%;而随着疫情的稳定,建科机械第四季度业绩明显改善,营业收入至1.36亿元。从业务结构来看,“单件钢筋成型机械”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单件钢筋成型机械”营业收入为2.1亿元,营收占比为44.61%。
值得一提的是,建科机械的分红较高。年报显示,建科机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2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004.329万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占公司净利润的44.62%。
对此,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家公司的分红能力体现了该公司商业模式的特点,好的商业模式下,公司现金流充沛,有充足的现金可以用来分红;一家公司的分红派息比例还体现了管理层的分红意愿和治理水平,派息比例越高,说明公司对中小股东越友好。
对标双循环和碳中和
构建全新营销网络
东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认为,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兵”,其加大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技术提升,有利于稳固企业“护城河”,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优势。同时,上市公司增加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从而通过技术创新反哺经济,使得经济增长由“量增”变为“质增”。研发投入的强度也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在国与国竞争之中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加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度,建科机械研发费用2668.6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72%,较2019年同期增长27.20%。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有效发证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共拥有有效发证专利385项,其中,发明专利203项,实用新型专利177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获软件著作权16项。
2020年,建科机械成功研制出智能化地下综合管廊网片焊接生产线、智能化斜拉桥主塔网片焊接生产线和智能化盖梁骨架焊接生产线等多项产品并推向市场。智能化生产线帮助下游企业积极响应智造创新双循环新格局,有助于有关企业碳中和的需求,对推动工程施工的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起到了有益的助力。
“对上市公司而言,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路径,而创新和研发水平直接决定着上市公司技术层面‘护城河’的高低。因此,加大研发和专利投入,对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2021年度的工作重点,建科机械表示: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不断研发契合或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另外,未来将贯彻“供给侧”改革的理念,抓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机遇,持续加强营销网络布局,加大全方位创新力度,努力实现业绩稳步提升,此外,秉承“中国智造,筑梦全球”的理念,以打造优秀民族品牌为己任,不断拓展市场,以打造集研发、生产、专业软件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全球一流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供应商为发展目标,成为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