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A股公司股份回购规模(含拟回购)创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年,A股超过40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案,涉及金额总计超过450亿元。
随着回购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情不减,未来股份回购行为将逐步常态化。
招商蛇口大手笔回购
1月16日晚间,招商蛇口(001979)公告称,公司拟不低于20亿元、不超过40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23.12元/股。若全额回购且按回购总金额上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73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19%。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中,公司自有资金的比例不低于20%,其余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等其他合法资金。
公司表示,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提升股东回报水平,增强投资者信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拟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
本次回购股份用途包括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其中回购股份的50%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50%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截至2018年9月30日(未经审计),公司负债账面价值合计约3236.9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率约77.17%;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账面价值合计约965.9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率约23.03%;货币资金账面价值约511.11亿元。本次实施回购不会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大额回购频现
事实上,由于市场波动明显,为维护二级市场的稳定,去年一年A股市场股份回购浪潮不断涌现,上市公司大额回购事件并不鲜见。
如2018年9月6日,陕西煤业(601225)公告称,公司拟回购上限不超过50亿。2018年10月22日,兰州民百(600738)公告称,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5亿。2018年10月23日,美年健康(002044)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天亿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议公司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回购价格不超过17元/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2018年来沪深两市共有8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超过5亿的大额回购。其中,美的集团(000333)、永辉超市(601933)、均胜电子(600699)2018年已经完成回购超过10亿。
而在2018年10月26日回购新规落地至年末,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热情更加高涨。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共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预案。以回购金额下限来看,预计回购总额超过200亿元(剔除未公布回购下限的公司)。
回购新规发布以来,披露股份回购董事会预案的上市公司中,74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下限超亿元,占比近半,其中10家公司拟回购资金上限超过10亿元,如恒力股份拟斥资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此外,云南白药、海澜之家、新希望、首航节能等拟回购金额不低于5亿元。
从回购目的来看,绝大部分公司称,因当前公司股价未能正确体现公司的实际价值和经营业绩,看好未来发展而回购,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等。
回购政策不断落地
2018年10月26日,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修法建议,就《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改内容来看,修改法律扩大了回购情形的范围,简化了回购的决策程序,增加了库存股制度,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的积极性。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随后表示,尽快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相关修法草案已经按照立法程序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高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依法合规回购股份。
监管层面,关于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相关规定也进一步落实。
今年1月11日,深交所修订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和《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业务相关公告格式》。深交所发言人表示,回购制度修订,赋予上市公司更多自主权,使公司在维护公司价值、保障股东权益、推行长效激励机制等方面有了更便捷、更市场化的选择,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1:26 | 国芳集团拟出资1545万元与专业机构... |
10:33 | 九号电动两轮车晒成绩单:上半年中... |
10:30 | 中国电建集团项目专场推介会在北京... |
10:12 | 中国神华启动大规模资产重组 核心... |
10:03 | 中国神华拟筹划重大事项!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寻找债务重组最大公约数化债 |
09:25 | 多奈单抗注射液三年长期临床研究结... |
23:31 | 直击ChinaJoy:上半年游戏产业国内... |
23:31 | 7月份重卡销量同比增长42% “四连... |
23:31 | “苏超”效应持续显现 文体旅融合... |
23:30 | 刚需持续发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头部陶瓷企业加速创新 满足“好房...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