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新野纺织依托科技创新全力打造“百年新纺”

2018-12-18 20:15  来源:证券日报网 肖艳青

    本报记者 肖艳青

    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探索企业创新升级的新路径,新野纺织一直以来强化科技创新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2月18日晚新野纺织公告,新野纺织俞建勇院士工作站正式建成挂牌。

    据公告显示,新野纺织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于2018年6月在上海签订了《院士工作站建站协议》。该协议合作期限自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

    据了解,12月12日新野纺织俞建勇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出席揭牌仪式,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市长霍好胜致信祝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震凤、副市长马冰和新野纺织董事长魏学柱等参加揭牌仪式。

    同时,新野纺织又获得“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和“工信部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等荣誉。

    据了解,多年来,新野纺织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合作协作等办法,与国内一流纺织学院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纺织院校进行科技交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该公司先后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功能性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纺织新产品工程实验室”、“国家功能性棉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汉凤”牌棉纱、“华珠”牌面料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定为“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要求,是公司做强做大的动力源泉。

    据公告显示,新野纺织认为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搭建了企业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将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新野纺织表示,将以建立院士工作站和获得荣誉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战略,着眼于国际纺织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工作,深入推进纺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提高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新野纺织转型升级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新野纺织预计到2023年,公司生产规模将达到折合纱锭200万锭,无梭织机3000台以上,年产棉纱30万吨,高档面料3亿米,针织面料3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进入全国棉纺织行业前三名之列,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百年新纺”。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