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FDA于今年11月29日发给华海药业的一封警告信。华海药业于11月30晚对外公告称收到了FDA对公司川南原料药生产基地检查出具警告信的公告。当时,这一事未受到市场的大范围关注。
近日,这封警告信具体内容的公开,多个自媒体对FDA的警告信进行了解读:杂质并非公司自查发现,也并非使用某溶剂造成;公司将被客户退回的原料药处理后,再次卖给了非美国客户。
12月13日,针对媒体对警告信内容存在多种解读的情形,华海药业再度发布公告进行澄清。华海药业表示,公司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发现未知杂质,公司在做了深入调查之后确定为NDMA且含量极低。公司并未将客户投诉的缬沙坦原料药返工销售给非美国家。公司不存在对未知峰不作调查情况。此外,公司一直在对NDMA的产生原因不断深入调查。
发现NDMA非客户投诉所致
对于发现NDMA杂质,华海药业介绍,在公司与客户就缬沙坦原料药的合作及技术、质量研究交流过程中,公司收到客户的邮件,称其在缬沙坦残留溶剂测定时关注到一个未知杂质,随后,公司立即对该极微量的未知杂质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到2018年6月15日,公司确认了该杂质的结构,用开发的气质联用检测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并最终确认该杂质为基因毒性杂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且在很微量的水平(PPM级)。
在明确杂质情况后公司立即停止了所有缬沙坦原料药的商业生产,对库存进行了单独保存,并停止所有销售,向客户和相关监管机构进行了主动告知,并主动召回已上市的缬沙坦原料药和美国上市的缬沙坦制剂产品,并督促缬沙坦制剂客户尽快完成其相应的缬沙坦制剂产品召回工作。
返工原料药非缬沙坦
符合GMP要求
针对FDA警告信中提出“2016年9月13日公司收到一起投诉”及“华海有原料药被退回后,经返工后卖到非美国市场”,华海药业澄清称,这里所指产品为公司左乙拉西坦原料药,不存在媒体报道中提到的缬沙坦原料药退回返工后销往非美国市场的情况。
华海药业介绍,警告信中所指左乙拉西坦原料药C5152-16-243和C5152-16-254的2个批次产品是按照美国标准(氨基甲酸乙酯0.24ppm)放行的。在收到客户投诉后,公司启动了客户投诉的调查(CC-16008),调查结果证明包括检测结果均是符合要求的。为了进一步证明调查结果,公司委托第三方采用更灵敏的三重四级杆LC-MS/MS的方法去检测,结果也证明产品质量是符合要求,公司将调查结果回复客户。客户坚持要退货,公司同意按客户意愿(即非质量原因)退货。
华海药业表示,虽然通过全面调查证明产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但从谨慎角度考虑,公司仍对退回的2批次产品进行了返工,返工后的产品再次检测符合美国标准,并经加测客户标准后放行于国外市场。原料药因质量和非质量原因投诉并退货,在GMP规范下通过全面调查和风险评估后可以进行返工或者重加工处理,这是符合GMP要求的。
对NDMA产生原因不断深度调查
舆论对华海药业是否对相关未知峰做调查也存在误读。
针对FDA对公司在NDMA杂质产生原因调查的指责,华海药业解释称,公司在发现氯化锌工艺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中含有NDMA杂质后即停止了缬沙坦原料药的生产、供应并启动了召回。同时,公司对氯化锌工艺进行分析,确定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在特定工艺条件下的降解产物二甲胺和后续反应体系中的亚硝酸产生反应生成NDMA是该杂质产生的反应机理。
华海药业在对其他缬沙坦工艺(包含三乙胺工艺)进行系统调查中采用分阶段调查:首先通过NDMA产生机理分析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做快速的初步排查;同时安排对所有工艺生产的缬沙坦批次进行检测调查。随着公司检测调查的不断深入,对NDMA杂质认识的不断加深,公司发现三乙胺工艺生产的产品中也有几批次检出NDMA,立即通知客户召回其使用三乙胺工艺生产的缬沙坦制剂产品。公司已把调查扩大至可能产生二甲胺的各种原因,并在进行更深入全面调查和风险评估。
不存在对未知峰未作调查情况
华海药业解释称,警告信中提到的缬沙坦残留溶剂方法中甲苯后面的未知峰,经调查该未知峰在空白进样中也同样存在,公司当时确认是空白中带入,不是产品固有的杂质,按公司SOP规定,在原因清楚的情况下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另外,由于缬沙坦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的目的是监测缬沙坦工艺中的已知溶剂残留,并不是用于检测未知杂质,所以该方法并不适合监测包括NDMA在内的痕量未知杂质。
华海药业澄清称,警告信中提到的缬沙坦中间体涉及的2个批次(C20213-17-339、C20213-17-340)的未知单杂超标问题,超标的杂质是工艺中均存在的杂质,并非NDMA杂质。在发现单杂超标的问题后,公司启动了调查程序,首先使用了单四级杆LC-MS方法进行了调查,未能完全的确定结构。由于该杂质是正常工艺中间体就存在的杂质而且公司已经设定了控制标准,公司对上述2个批次进行了返工合格后投入生产。同时对后续的批次进行了监控。后期,公司已对杂质进行了分离和富集并用核磁共振(NMR)最终确定了结构。
华海药业表示,有媒体报道的公司几年前客户投诉未做调查是将警告信中提到的公司另一产品(左乙拉西坦)中的一个已知杂质(氨基甲酸乙酯)与缬沙坦中的NDMA杂质相混淆。公司不存在几年前客户投诉相关未知峰,而未做调查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制药改革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原本在制药行业内已经屡见不鲜的FDA警告信却在企业公告近半月后突然引起轩然大波,GMP法规内的产品返工等一些原本行业司空见惯的合规动作也在华海频频受到误导性解读,再结合近期的一些国家医药改革举措,这些误读和波澜出现的时机令人思考。
13:27 | 创业板公司延续去年增长态势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业绩稳中有进... |
22:27 | 以点带面 稳链强链 2024年度科创...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沪市主板公司... |
22:23 | 证监会公布《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 |
21:59 | 基础稳、韧性强 沪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伟业: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 |
21:52 | 锦波生物: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 |
21:52 | 中远通: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 |
21:52 | 天力锂能: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