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昌校宇)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赵桂才表示,《方案》的出台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赵桂才表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就是做好权益投资、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及稳定性,实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发展、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助力投资者分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的有机统一。
围绕提升权益基金规模和稳定性、为投资者创造更优长期回报的目标,工银瑞信基金认为,公募基金行业可从以下方面继续努力奋进:
构建平台化投研体系,夯实权益投资专业根基。《方案》明确提出“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支持基金公司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强调通过资源投入、团队协同与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各类投资者的专业资产管理能力。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投研能力已成为基金公司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需从人才梯队与科技应用双轮驱动。
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提升投资业绩稳定性。《方案》明确提出公募基金需“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严禁风格漂移、降低换手率”,并要求将“投资者盈亏情况、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纳入考核体系。这一政策导向直指行业“重规模轻回报”“追涨杀跌”等痛点,为基金公司锚定长期价值投资、为持有人创造良好收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大权益基金发展力度,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方案》明确鼓励权益基金产品创新发展,浮动费率产品和指数类产品是两大抓手。对于基金公司来讲,加强权益基金产品供给、做好权益基金投资管理,是服务广大投资者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着力点。产品研发供给方面,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有利于解决基金公司“旱涝保收”问题以及提升基金经理创造更优回报的动力,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加大指数产品发展,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高透明的配置工具。产品投资管理方面,以科学设定产品的投资业绩基准为核心,强化基金管理人对投资管理行为的监督约束作用,并对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同时,通过丰富产品投资策略,合理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进行风险管理,增强投资业绩稳定性,为投资者创造更稳的回报。
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方案》明确提出“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要求,推动基金公司提高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研究创设更加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金产品,并为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服务,加大基金投顾业务发展;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强化“以投资者利益为本”的导向要求,推动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构建“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基金公司需要持续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持续做优产品投资业绩,并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加强产品供给与客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通过加强与基金销售机构联动,共同提升财富管理能力和投资者服务能力,强化逆周期营销,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持有,助力投资者获得更优长期回报。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