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做好财富管理本业 活跃资本市场公募基金将大有作为

2023-08-06 21:1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昌校宇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受访机构认为,后续,资本市场改革有望迸发更多新活力,增量政策依旧值得期待。同时,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接下来,要做好财富管理本业,为实体产业做好资产定价与资源活水引入。

    公募基金将大有作为

    部分受访公募基金表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定调充分肯定了资本市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而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稳定器”,亦将大有作为。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欧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公募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对投资标的投资价值有更为理性和清晰的认知,可以帮助准确定价,避免投资标的价格长期偏离价值;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是中长期投资者,交易出发点多是基于长期基本面价值的变动,不追求因异常的短期因素而进行交易,在其持股比例显著上升的情况下,能够起到稳定市场、平滑市场非理性波动的作用。

    “公募基金在活跃资本市场中可扮演多重角色。”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基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其一,增加市场流动性。公募基金产品众多,管理规模庞大且日常交易活跃,可以为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有助于提升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效率。其二,提升市场透明度。公募基金作为透明度较高的投资工具,通过信息披露机制,提供给投资者有关市场和基金运作的信息,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风险和基金情况。

    上海地区某中小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公募基金可通过持续、深度的研究,助力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将金融资源引向更具增长潜力的方向,助力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同时,公募基金还可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帮助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在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看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表现对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未来有望推出更多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意味着后续资本市场改革有望迸发更多新活力,增量政策依旧值得期待。

    为投资者持续创造收益

    多数受访公募基金认为,接下来,公募基金要切实做好财富管理本业,为实体产业做好资产定价与资源活水引入,并通过好产品、好服务、好收益等方面的协同发力,以活跃资本市场。

    在好产品方面,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相关负责人建议,加大力度推进公募REITs的创新发行,以及推出更多指数创新产品等,更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相关人士认为,公募基金可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在做好社保、年金服务的同时,还可通过积极布局养老基金中基金(FOF),引导客户做好资产配置,培育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

    “平稳有序推动衍生品在公募基金中的使用,推进符合投资者需求的创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发展。”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策略分析师魏枫凌如是说。

    某头部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公募基金应积极参与各类创新产品的开发与管理,为投资者参与不同交易市场的投资提供更便捷的工具,通过包括行业细分ETF、主动权益类基金等为投资者参与A股各类新兴产业的投资提供产品补充。

    在好服务方面,南方基金相关负责人从两方面建议,其一,加大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发展,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提升基金持有人的持有体验。其二,建立以持有人利益为上的销售理念,改变以往“重销售、轻持营”的现象,增强投资者的财富获得感。

    前述某头部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公募基金要充分发挥长期积淀的深度研究驱动的基本面投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注册制下,做好具有高成长空间的现代化产业的价值发现与优质投资机会发现,为投资者布局、把握优质投资机会同时,使广大投资者充分分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成果。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相关人士建议,公募基金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发展有我”的责任担当,服务科技创新和“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在好收益方面,中欧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公募基金应坚持长期基本面价值的投资研究方法,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有价值的“洞见”,努力为投资者持续创造超额收益。

    在国联基金相关负责人看来,公募基金应通过科学的投资策略和有效的风险管理,追求持续的良好投资回报,注重长期投资,掌握投资机会,避免盲目追求短期高收益。

(编辑 余俊毅 于南)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