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休舱大吉”。自此,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紧急开舱的14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而作为疫情之中最早开舱的武昌方舱医院,它的最后一个“休舱”,也是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突出标志。
方舱医院从开舱到“休舱”的过程,醒目地见证了在这场英勇的疫情阻击战中强大的中国力量。
方舱医院建设,是党中央统一指挥部署,中央指导组迅速决策落实,湖北和武汉快速反应行动的结果。面对疫情紧急,患者激增的情况,中央指导组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迅速做出大规模建设“方舱医院”的举措,方舱医院也成为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正是有了方舱医院的紧急建设、紧急开舱,一度病床严重不足的“人等床”现象,逐渐向“床等人”过度,为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舱医院建设强烈地凸显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建设“方舱医院”的号令发出,各方紧急行动起来。疫情发生前,大家并没有建设方舱医院的实践经验,只能边摸索边建设,而且一刻也不能停。一方面,湖北和武汉各方面建设力量紧急调动起来,国内医院建设专家集聚,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方舱”改造;另一方面,全国20多支紧急医学救援队向武汉汇集,那边救援队在路上跑,这边病房在路上改,全国人民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写下了2月3日做出决定,2月4日突击建设,2月5日首家方舱医院开舱的时间记录。
方舱医院的“开舱”与“休舱”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暖意,写下了新的医患和谐篇章,彰显了新时代人性美好善良的社会关系。方舱医院建设,使“应收尽收”成为现实,让疫情之中的武汉人民看到希望,而方舱本身在硬件上的不断完善和人性化,看护中各方守望相助、相互关照温暖的关系,也切实让人们感受到“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理念在战“疫”中的不断向深向实。
方舱医院“休舱”,意味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经济日报记者 瞿长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