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谭旭光:国企抱残守缺只有死路一条

2019-03-08 09: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僖

    证券日报两会报道组 王僖

    去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提出“国有企业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成为热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2019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时也表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当先一条就是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对此,深谙国企改革之道的全国人大代表、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3月7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国有企业不解决存在的残和缺,死路一条。

    “改革已经好几轮,国有企业存在的残和缺,大家都很清楚,我认为不是中央没有要求,关键是敢不敢改的问题,敢不敢冲击矛盾的问题。下定决心,早改比晚改好。”谭旭光说。

    在谭旭光看来,国有企业存在的“残与缺”是十分致命的。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国有企业就无法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即使参与了也是阶段性的,在市场好的时候能掩盖一些矛盾,挡经济长期在低位运行的时候,最终还是要死掉。这一点,对处在充分竞争行业的企业尤为重要。

    当然,谭旭光深知,国有企业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

    “首先,政府要为国有企业改革给予积极引导、支持,营造良好的改革生态。”谭旭光说,在这方面,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企改革的政策,非常有效,值得其他省份借鉴。

    其次,企业自身要有锐意改革突破的勇气,更要大力培植这样的企业文化。

    谭旭光说,潍柴之所以有今天,得益于20年前,痛下决心实现了改革突破,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残和缺都解决了,没有那个时候的改革就没有以后持续的发展。在谭旭光看来,潍柴的创新不单单是产品创新,还包括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等,是一个大系统工程的创新理念。一个好的企业没有一个好的文化体系支撑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企业的,所以说文化自信对搞好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国企改革来说,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人事改革”。今年春节前后,谭旭光就用一场“人事改革”拉开了重汽改革的大幕。

    在谭旭光看来,涉及改革,“能不能”的问题很复杂,“敢不敢”的问题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舵者”。一定要让国有企业负责人大胆干、放心干、安心干!

    谭旭光说,在充分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要具有相对稳定性,确保战略制定、路径实施、成果享受成为一体化,一张蓝图绘到底;而政府监管部门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敢于得罪人、敢于承担责任的国有企业负责人。

    由此,谭旭光又谈到了近两年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企业家精神”。他说,要让为国有资产创造丰富价值的企业负责人既能得到尊重,又能获得应有的收益,社会生态对企业家的成长至关重要。他强调,优秀企业家的养成,全社会需要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生态。

    “一个地区的优秀企业家多、优秀企业多、优秀品牌多,这一定说明这里的生态是最好的。”谭旭光说,政府要对国资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培养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是国资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然而,独木难成林,企业家的重要工作就是引进、培养人才。

    “企业家要有博大的胸怀,把国内外最优秀的人才引进来。不在于花了多少钱,关键是看他创造了多大价值;能创造多大价值,就给他多少钱。我认为人才投资是最重要的资本投资。”谭旭光进一步表示,人才引进来后,不能当“熊猫”养起来,因为“温室”里创造不出科研成果,“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创造价值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则要加大再教育。“任何一家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百年企业,都有独特的文化,这个文化是通过不断注入培训、提升完善的。”他认为,持续加大再教育的投入、培养企业内部人才是实现企业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我们的企业对再教育没有投入,就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自己的大国工匠、高级技师,也就不能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