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将其从实体经济中凸显出来,营造制造业“强国之本”理念;给予制造业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对高新技术企业分档管理,高档企业享受更多政策优惠;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居民资产投资制造业。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我们能走到今天,首先依靠的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先有了这个市场,才有了企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在总结过往30年的创业史时,将成就归功于政策的支持。他创建的中南集团目前拥有员工7万余人,是江苏省南通市首个超过千亿营收的企业。作为企业家,他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作为人大代表,他也关注着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民生。
陈锦石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更多新挑战,以往“一刀切”、“猛踩油门”、“急刹车”的宏观调控都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宏观调控,各级政府要激励干部敢担当、敢作为,科学地落实好政策;针对被调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必须分类分时调控,设定预期、先行先试;房地产长效机制必须尽快落地,并给予市场一定的反应期,改变政策大开大合的局面,切实提高国民经济质量。
作为一名企业家,陈锦石对制造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与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制造业强大才能带动中国强大。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充分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将其从实体经济中凸显出来,营造制造业“强国之本”理念。二是给予制造业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制造业投资基金、税收和贷款利息差别化、对新发明转化免收所得税。三是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对高新技术企业分档管理,高档企业享受更多政策优惠。四是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居民资产投资制造业,使中国经济加快摆脱对部分优势产业的严重依赖,从而化解社会矛盾与风险,切实提高国民经济质量。
对于受到普遍关注的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陈锦石表示,当前融资成本仍然过高,目前国有企业贷款成本3%~5%,大型民营企业在7%~10%,中小企业在12%~15%,民间借贷利息高达30%。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降低基准贷款利率至3%,同时对贷款利率进行控制,最高不超过5%。二是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经济体的融资贷款,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指标考核与责任追究措施确保落地。三是以乡镇和县市为单位,政府与专业机构、企业联合成立股份制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担保,收取1%~2%担保费以平衡风险,解决金融机构不敢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
陈锦石建议,应引导国企民企各自发挥优势,解决业务承接不平等问题。在国防军工、重大战略工程、能源工程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支持国企央企发挥主导作用,并按市场竞争的原则去发展;在普通PPP项目、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一般竞争性行业国企央企要逐步“后退”,鼓励民企投资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