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政协委员谈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3-06 19:15  来源:证券日报网

    3月6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政协委员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会。

    参加此次政协记者会的委员嘉宾有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工商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工商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科技界)、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常委、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

    以下为几位发言人的主要言论:

叶青.jpg

    叶青:建议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指导

    叶青委员表示,民营企业并不是全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于,我们企业自身的产品,能否符合让金融机构给于资金。

    他建议银行等增加中长期的金融贷款。对于小微企业,不知道去哪里贷款。小微企业一想贷款就想到了典当行和小贷公司。所以叶委员建议银行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指导。很多大的银行政策制定是全国性的,其政策制定应该因地而异,这样能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好。

    叶青:要赢得好的营商环境民营企业自身首先要诚信

    叶青同时表示,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政府一方面的问题,民营企业自身也有改善营商环境的义务。民营企业要赢得好的营商环境,自身首先要诚信。

六世金.jpg

    刘世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胜过一大批原则

    刘世锦会上表示,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胜过一大批的原则和说法。大家可以关注联通混改的案例。他说,联通搞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后,推出了低价格的产品,这就像一条鲶鱼,把电信市场搅起来,其他的电信运营商也得跟进。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手机资费水平已经开始下降了,幅度还不小。我们已经分享到了电信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的红利。他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放宽准入的改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可以大见成效。其他行业也可以推动这样的改革。

    刘世锦:民营经济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已结成命运共同体强调三个“不能变”

    刘世锦还表示,关于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要对大政方针有信心!民营企业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起来的。党和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与时俱进的。两个毫不动摇,这是我们的基本的经济制度,其中一条讲的就是包括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1月初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经过40年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56789,也就说民营企业创造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90%的企业数量和新增就业。所以说,民营经济现在已经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应该说民营经济好了,中国经济就好,民营经济不好,中国经济也好不了,所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众方针不能变,也不应该变、也变不了。如果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就应该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有信心。

    刘世锦:发展民营企业需要长期稳定的法制环境

    同时,关于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法制。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后,应该说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有些民营企业反映,他们不需要特殊的照顾,更不吃偏饭。他们要的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比如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官不理旧账”,有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欠账不还,还有一些地方环保治理对某种企业搞简单的一刀切,说关就关。这说明我们有些同志头脑中还是缺少产权保护选,缺乏契约精神,缺乏法治观念。所以简单的说,要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平等发展公平竞争,再一条就是长期稳定的法治环境。

360周.jpg

    周鸿祎:企业家精神需包含信念、信任和创新

    周鸿祎会上表示:我认为企业家精神需包含三个关键词,第一是信念;第二是信任;第三是创新。

    就企业创新问题,周鸿祎表示,“在遇到经济波动时,企业家要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用户和市场上,聚焦到满足用户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举个例子,如果不创新,你可能觉得手机市场已经饱和,但折叠屏的推出,可能就挖掘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