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两会报道组/徐天晓 编辑/上官梦露 陈松林
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在谈到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每次一鼓掌我就打个勾。50次!在哪一个环节上掌声最多?减税!在总理谈到减税时,两分钟内,鼓掌频率大概是七次!说明总理报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所以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姜洋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实事求是,体现了本届政府说到做到的务实的工作作风。
姜洋还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六个地方提到了资本市场,其中提到要改善和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方方面面因素,基础性制度非常重要,这对我们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非常重要。这里面包含法律制度、技术系统,还有资金供应系统。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长期资金能够持续稳定的进入市场,要建立这样一个机制。
他还提到,机构投资者是稳定市场的一个稳定器,发达国家长期稳定资金有几大块,一个是养老资金,还有一个是商业保险,因为这些资金的长期持有是比较稳定的。西方股市的稳定,和这种基础性资金的供应,长期稳定,都有关系,它和资本市场是良性互动的一个关系。
姜洋还提到,“我在这一次政协提案里提出,首先是一个目标:股市的长期稳定,就是要引进长期资金入市。我的建议一是给予全国社保基金更多的投资灵活性,将现行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40%提高到60%,允许投资股票指数、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二是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转型常规,我们知道现在商业保险在做,将公募基金纳入个税递延商业养老账户,默认投资产品;三是启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权的试点,鼓励个人通过公募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第四就是外资,前几天我们看到明晟(MSCI大幅提升A股在其全球指数中的权重,分三阶段将纳入因子由5%增加至20%,也就是说一部分外国资金能够进入中国股市。如果这种基础性的制度有了,那对我们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很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