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珂
1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7%,与9月份持平,连续8个月运行在49%至50%的区间内。前10个月,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指数变化,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在一定区间内,恢复态势相对平稳,今年以来的恢复力度略好于去年同期,全球经济延续缓慢恢复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比7月份的预测值上调了0.2个百分点。“全球化发展进程不可阻挡,寻求更加广泛和更具深度的经济合作仍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诉求。同时,世界各国也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上更加注重精细化和协同化。”武威说。
欧美制造业恢复力度相对较弱。数据显示,10月份,欧洲制造业PMI为49.6%,较9月份上升0.6个百分点;美洲制造业PMI为48.8%,较9月份微幅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低于50%,显示美洲制造业持续在收缩区间,恢复力度相对较弱。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报告显示,2025年10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48.7%,较9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走势,连续8个月低于50%。
武威表示,综合数据变化,美国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偏弱,为了推动美国经济恢复,美联储在今年第二次降息,但对12月是否继续降息仍保持谨慎。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0%,高于美国2%的通胀目标;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持续低位,意味着美国制造业就业也有所承压。
亚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数据显示,10月份,亚洲制造业PMI为50.7%,较9月份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在50%以上。非洲制造业PMI为50.8%,较9月份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50%以上。
“综合来看,亚洲制造业整体继续保持平稳扩张态势,恢复韧性较好。非洲制造业增速较9月份放缓。”武威分析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4月份预测值提高了0.6个百分点,且认为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0%。坚持开放理念、持续深化区域经贸合作、注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是亚洲地区主要国家保持经济恢复韧性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