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冀川
5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智慧旅游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智慧旅游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智慧旅游营销成效更加明显,智慧旅游优质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智慧旅游服务和体验更加便利舒适。
为落实目标要求,《行动计划》公布八项重点任务,分别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智慧旅游服务效能提升行动、智慧旅游管理水平提升行动、智慧旅游营销效能提升行动、智慧旅游产品业态培育行动、旅游数据资源利用提升行动、旅游数字化转型提升行动、智慧旅游创新人才培育行动。
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杜山川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旅游应运而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智慧旅游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数字化的管理手段也提高了文旅产业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杜山川说,《行动计划》首要任务就是改造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通过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一方面提升旅游体验,游客可以享受到更流畅、更生动的旅游体验,如高清视频、实时互动等;另一方面,5G技术可以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精准营销,提高旅游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借助5G融合应用,可以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形成更加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可以说,智慧旅游正在将旅游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向新的高度,借助于在线预订、电子门禁系统、智能导游等现代化应用,游客们可以享受充分自由的旅游体验。数字虚拟景区与虚拟旅游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游览体验,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趣味性。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助力,旅游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加强精准营销。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看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智慧旅游场景的应用。他说,落地这些新场景的前提,是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和5G在智慧旅游的全覆盖和网络服务质量提升。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家中体验到景区的虚拟场景;另一方面,景区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元素融入到现实场景中,提高游客的体验效果,开发旅游营销新模式。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