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将受限制
■本报记者 苏诗钰
8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促进企业合理有序开展境外投资活动。
《指导意见》支持境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活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国内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输出,提升我国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弥补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推动我国相关产业提质升级。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还将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我国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在境外能源资源、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成功实施了一大批项目,为带动相关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深化我国与相关国家互利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负责人表示,但一些企业未能准确把握国家“走出去”战略导向,开展境外投资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后续经营困难,造成较大损失;一些企业将境外投资重点放在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不仅未能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反而导致资金跨境流出大幅增加,冲击我国金融安全;一些企业忽视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和要求,引发矛盾和纠纷,既造成经济损失,也损害我国对外形象。
关于限制类境外投资。该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从国家和平发展外交方针、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统筹考虑明确了五类限制开展的境外投资活动。需要强调的是,近年来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境外投资出现了非理性倾向,部分企业频频出手、大额收购,引起了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指导意见》将此类境外投资纳入限制类,并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实行核准管理,就是为了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提示企业审慎参与。此外,《指导意见》对使用落后生产设备以及不符合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标准的境外投资做出了明确限制,表明了中国政府倡导国内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实现与投资目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立场和良好意愿。
“《指导意见》是优化境外投资发展方向、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文件。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做好《指导意见》落实工作,推动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发改委正在抓紧制订新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做好与《指导意见》的有效衔接。同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境外投资条例》立法工作,为《指导意见》的落实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其他有关部门也将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抓紧制定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