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去年财政赤字与预算持平 机构预测今年维持积极主基调

2017-02-13 00:42  来源:证券日报 苏诗钰

    ■本报记者 苏诗钰

    “财政赤字不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简单相减得出的结果,还要考虑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因素。”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银行系教授曹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两个因素会导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的上升,一是在宏观经济不太好的背景下,政府刺激经济以及其他公共支出压力持续上升;二是地方政府过去的隐形负债风险在治理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转化为中央政府的显性负债。而且财政赤字不仅仅取决于支出的增长,还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相关。

    近期,财政部发布的2016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去年1月份至12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57亿元,同比增长4.7%,同口径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7195亿元,同比增长4.2%,同口径增长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0354亿元,同比增长4.3%;非税收入29198亿元,同比增长5%。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841亿元,差额28289亿元,比全国人大批准的财政赤字目标21800亿元多6489亿元,即为当年全国财政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以及动用的结转结余资金,其中主要是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和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加大结转结余资金使用力度的结果,没有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赤字与预算持平。2016年财政收支详细数据还在进一步汇总审核,将按程序报全国人大审议批准。

    中信证券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预计2017年财政政策仍将维持积极主基调,并向保障基本民生倾斜。当前,财政一方面日益吃紧,另一方面社会对减税的呼声不断,因此如何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决策层必须面对的问题。预计2017年仍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继续实施减税政策,另一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和赤字水平将适度扩大。财政也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预算安排将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向保障基本民生、去产能人员安置工作、精准扶贫等方面适度倾斜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